大靛根為 豆科植物木藍的根。木藍為小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莖直立,小枝被銀白色丁字毛。大靛根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5~3cm,寬0.5~1.5cm,先端鈍圓,有小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丁字毛,葉平時常帶藍色。總狀花序長2.5~5cm,通常腋生,有花約20朵。莢果線狀圓柱形,直或稍彎,長約2.5~3cm,種子間有縊縮,外形似串珠,有毛或無毛。有種子5~10顆。種子圓形,長約1.5mm。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中文名 大靛根
拼音名 Da Qing Gen
性 味 性平味苦
葉 形 錐形
外文名 true indigo root
來 源 豆科植物
高 50~80cm
基本信息
大靛根
(《 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 豆科植物 木藍的根。植物形態詳"木藍"條。
【性味】《生草藥性備要》:"味苦,性平。"
【功用主治】《生草藥性備要》:"解蟲毒。"
【選方】治丹毒:木藍干根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植物形態
木藍 小 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莖直立,小枝被銀白色丁字毛。葉互生;葉柄長1.3~2.5cm;托葉小,錐形;奇數羽狀復葉,長2.5~5cm,小葉對生,小葉9~13片,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5~3cm,寬0.5~1.5cm,先端鈍圓,有小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丁字毛,葉平時常帶藍色。總狀花序長2.5~5cm,通常腋生,無較葉為短,花疏生,有花約20朵;萼鐘形,斜形,被銀白色丁字毛,5齒裂;花冠蝶形,紅黃色,長約0.4mm,旗瓣寬卵形至長圓形,外面有毛,翼瓣卵圓形,微與龍骨瓣相連,龍骨瓣匙形,爪上有距;雄蕊10,二體;子房無柄,花柱短,內彎,柱頭頭狀。莢果線狀圓柱形,直或稍彎,長約2.5~3cm,種子間有縊縮,外形似串珠,有毛或無毛。有種子5~10顆。種子圓形,長約1.5mm。
產地
生態環境:野生于山坡草叢中,南部各省時有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及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四川、 貴州、 云南等地。
化學成份
根含 黃酮類化合物 芹菜素(apigenin), 山柰酚(kaempferol), 木犀草素(luteolin)和 槲皮素(quercetin)。
性味
苦;平
歸經
心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痛。主 丹毒;癰腫瘡瘍;蛇蟲咬傷,解蟲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