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姜的簡介】
大高良姜,又名:紅豆蔻花。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狀莖粗壯,淡棕紅色。葉幾無柄;葉片狹長橢圓形,長約40厘米,寬約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葉緣厚膜質具纖毛,下面被疏毛或無毛,葉舌不明顯或呈短三角狀卵形。
中文學名 大良姜
別 稱 山姜、良姜
門 雙子葉植物
種 大高良姜的根莖
拉丁學名 Alpinia galanga(L.)Swartz
界 植物界
科 姜科
分布區域 分布廣東、廣西、云南、臺灣等地。
異名山姜、良姜(《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根莖。
植物形態大高良姜,又名:紅豆蔻花(《桂海虞衡志》)。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狀莖粗壯,淡棕紅色。葉幾無柄;葉片狹長橢圓形,長約40厘米,寬約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葉緣厚膜質具纖毛,下面被疏毛或無毛,葉舌不明顯或呈短三角狀卵形。頂生疏松圓錐花序,長約30厘米;總苞片線形,長約18厘米,寬約2厘米,外面被短柔毛;小花梗直立,被短柔毛;小苞片狹長圓形,長7~20毫米;花萼筒狀,長4~8毫米,3裂;花冠筒狀,長約1厘米,裂片3,線狀長圓形,長約2厘米,先端兜狀;唇瓣匙形,長約2.2厘米,內曲;邊緣具缺刻,白色,具淺粉紅色縱條紋;側生退化雄蕊1枚,針狀,花藥的藥隔頂端具尾狀附屬物,花絲纖細扁形,長約1.5厘米;子房下位,3室,花柱細長,柱頭略膨大,先端下陷,具緣毛。肉質蒴果,矩圓形或卵圓形,直徑約9毫米,花萼宿存,熟時紅色。種子1~5枚,芳香。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地溪旁及灌叢中。分布廣東、廣西、云南、臺灣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紅豆蔻)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2~3月采挖根莖,洗凈、曬干。或切片曬干。
藥材干燥根莖呈圓柱狀,多分枝,長8~12厘米,徑2~3厘米。表面紅棕色或暗紫色,具縱皺,有波浪形的淡黃色葉痕,形成環節,節間長3~6毫米,根莖下側有須根痕。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淡黃色,皮部占2/3,內皮層明顯,維管束星點可見。木部常與皮部分離,色較深。氣芳香,味辛辣。
產廣西。
性味《廣西中草藥》:"味辛;性溫。"
【大良姜的功效與作用】
《廣西中藥志》:"溫胃,散寒,止痛。治心胃氣痛,胃寒冷及傷食吐瀉。"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
【大良姜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