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膽的簡介】
牛膽,中藥名。為牛科野牛屬動物黃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或水牛屬動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膽或膽汁。遍及全國。具有清肝明目,利膽通腸,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風熱目疾,心腹熱渴,黃疸,咳嗽痰多,小兒驚風,便秘,癰腫,痔瘡。
中藥名稱牛膽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脊索動物門
目偶蹄目
科牛科
屬野牛屬或水牛屬
種黃牛或水牛
分布區域遍及全國
用量內服:0.3-0.9g。外用適量
毒性無毒
牛膽的動物形態
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膽囊或膽汁,動物形態詳"牛肉"條。
牛膽的采集
從宰牛場收集,取得后掛起陰干或自膽管處剪開,將膽汁傾入容器內,密封貯藏。或加熱使之干燥亦可。
牛膽的藥材
新鮮牛膽囊呈腎臟形,長約18~20厘米,最寬處約5~6厘米,干后呈囊狀,有縱皺。新鮮的膽汁為綠褐色或暗褐色微透明的液體,略有粘性,稍干則變為濃稠。完全干燥者,呈綠褐色固體狀,揉之則成粉質。氣腥臭,味苦。膽汁以汁濃、色綠褐者為佳;干燥者以無蟲蛀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
【牛膽的功效與作用】
牛膽的化學成分
牛膽汁除水分外,主要含膽酸鈉鹽、膽色素、粘蛋白體及少量脂肪、肥皂、膽甾醇、卵磷脂、膽堿、尿素以及氯化鈉、磷酸鈣、磷酸鐵等無機鹽。
膽酸鈉鹽具有強大的乳化脂肪效力,是油脂水解時起重要作用的物質;膽汁的苦味主要基于膽酸鹽。
膽色素賦予膽汁以污綠色。有兩種重要的膽色素,即膽紅素與膽綠素,它們是血液中血紅蛋白的代謝產物,在肝臟中生成。膽紅素也可從牛黃(見"牛黃"條)提制。
牛膽的性味
《別錄》:"味苦,大寒。"
牛膽的歸經
《四川中藥志》:"入肝、膽、肺三經。"
牛膽的功用主治
清肝明目,利膽通腸,解毒消腫,治風熱目疾,黃疸,便秘,消渴,小兒驚風,癰腫痔瘡。
①《別錄》:"除心腹熱、渴、利,口焦燥,益目睛。""烏牛膽,主明目,療疳濕,以釀槐子,服之彌神。"
②《藥性論》:"青牛膽主消渴,利大、小腸。"
③《日用本草》:"治小兒驚風痰熱。"
④《綱目》:"除黃,殺蟲,治癰腫。"
⑤《現代實用中藥》:"為健胃整腸、苦補苦瀉劑。治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大便之慢性秘結,肝膽性黃疸,胃部膨滿。"
牛膽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干燥粉末,1~3分;或入丸、散。外用:取汁調涂或點眼。
牛膽的宜忌
《本草經疏》:"脾胃虛寒者忌之。目病非風熱者不宜用。
【牛膽的圖片】
【牛膽的選方】
①鎮肝明目:臘月枯牛膽中盛黑豆一百粒,后一百日開取,食后、夜間吞二七枚。(《藥性論》)
②明目清心,烏須發,補養下元,生髓,去風濕,壯精神:何首烏、白茯苓、槐角子各二兩,生地黃、當歸各一兩。上共為末,裝入黑牛膽內,連汁掛在背陰處,至九日取出,研為末,溫酒調服二錢或三錢,百日見效。(《攝生眾妙方》牛膽散)
⑧治谷疸,食畢即頭眩,心怫郁不安而發黃,因大饑后大食,胃氣沖熏所致:苦參三兩,龍膽一兩,牛膽一枚(干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麥門冬汁下十丸,日三、四服。(《圣惠方》)
④治肝膽病性黃疸及慢性便秘:牛膽汁干燥粉末,為丸劑,或裝入膠囊中,每日三回,每回三分,開水送服。(《現代實用中藥》)
⑤治痔漏:犍牛兒膽、猬膽各一個,用膩粉五十文,麝香二十文。將猬膽汁、膩粉、麝香和勻,入牛膽內,懸于檐前四十九日,熟,旋取為丸如大麥,用紙拈送入瘡內,后追出惡物是驗。(《經驗方》)
⑥治金瘡:牛膽,納石灰于內,懸通風處百日,敷。(《本草備要》)
【牛膽的臨床應用】
治療百日咳
取新鮮牛膽汁蒸干研粉,然后將牛膽粉240克,淀粉240克,白糖520克,混合成為粉劑。2歲以下每日0.5~1克,2~5歲1~1.5克,5歲以上1.5~2克,分2~3次服。同時配合對癥治療。據250例觀察,基本痊愈52例,減輕130例,有效率72.8%。對早期的效果較好,如配合天冬合劑,療效可提高。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