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的簡介】
茄子,為茄科植物茄的果實。主治清熱;活血;消腫。主腸風下血;熱毒瘡癰;皮膚潰瘍。
藥材名稱 茄子
拼音 Qié Zi
英文名 fruit of Garden Eggplant, fruit of Eggplant
別名 落蘇、昆侖瓜、草鱉甲、酪酥、白茄、表水茄、紫茄、黃茄、東風草、銀茄、黃水茄、醬茄、糟茄、昆侖紫瓜、矮瓜、吊菜子、雞蛋茄、卵茄。
科 茄科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合瓣花亞綱
目 管狀花目
種 茄
屬 茄屬
族 茄族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本草綱目》:王隱君《養(yǎng)生主論》治瘧方用干茄,諱名草鱉甲,蓋以鱉甲能治寒熱,茄亦能治寒熱故爾。
來源藥材基源 為茄科植物茄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Solanum melongena L。 [S. esculentum Du- nal;S; melongena L.uar .esculentum (Dunal) Nees]
采收和儲藏 夏、秋季果熟時采收。
原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至亞灌木,高60-100cm。莖直立、粗壯,上部分枝,綠色或紫色,無南海或有疏刺,全體被星狀柔毛。漿果長橢圓形、于形或長柱形,溶紫色、淡綠色或黃白色,光滑,基部有宿存萼?;ㄆ?-8月,花后結(jié)實。
生境分部 原產(chǎn)亞洲熱帶,Sendtner認為原產(chǎn)阿拉伯。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生物學特性 性喜高溫,生育的適溫是22-30℃,適于中性到微堿性土壤,能忍受較高的土壤溶液濃度,喜肥不耐旱,在耕層深厚,富含有機質(zhì),保肥保水能力強的沖積土上栽培最為合適。忌連作。
性狀鑒別 果實呈不規(guī)則圓形或長圓形,大小不等。表面棕黃色,極皺縮,先端略凹隱,基部有宿萼和果梗。宿萼灰黑色,具不明顯的5齒,果梗具縱真紋理,果皮革質(zhì),有光澤。種子多數(shù),近腎形,稍扁,淡棕色,長2-4mm,寬2-3mm,氣微,味苦。
化學成分 含胡蘆巴堿、水蘇堿、膽堿、龍葵堿等多種生物堿。種子中龍葵堿的含量最高,為1.2~1.5%。果皮含色素茄色甙、紫蘇甙,以及飛燕草素-3-葡萄糖甙,飛燕草素-3,5-二葡萄糖甙等。另外,茄子中還含有蘋果酸(malic acid)和少量枸櫞酸(citric acid)[14]。
藥理作用 果、葉(新鮮或干燥后之粉末)口服或注射其提取物,能降低兔與人的血膽甾醇水平,并有利尿作用;但有人給健康男人每日口服此植物干粉12-24g/日,未能證實此結(jié)果。
性味 甘,涼。
?、佟堕_寶本草》:“味甘,寒。”
?、凇峨S息居飲食譜》:“甘,涼。”
歸經(jīng) 入脾、胃、大腸經(jīng)。
?、佟侗静萸笳妗罚?ldquo;入腸、胃。”
?、凇侗静菰傩隆罚?ldquo;入肝、脾二經(jīng)。”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禁忌 《食療本草〉:“不可多食,動氣,亦發(fā)痼疾。熟者少食之,無畏?;祭淙瞬豢墒?,發(fā)痼疾。
【茄子的功效與作用】
茄子的功效
清熱;活血;消腫。主腸風下血;熱毒瘡癰;皮膚潰瘍。
1.孟詵:主寒熱,五藏勞。又醋摩之,敷腫毒。
2.崔禹錫《食經(jīng)》:主充皮膚,益氣力,腳氣。
3.《日華子本草》:治溫疾,傳尸勞氣。
4.《滇南本草》:散血,止乳疼,消腫寬腸,燒灰米湯飲,治腸風下血不止及血痔。
5.《醫(yī)林纂要》:寬中,散血,止渴。
6.《隨息居飲食譜》:活血,止痛,消癰,殺蟲,已瘧、瘕疝諸病。
茄子的作用
?、僦未箫L熱痰:大黃老茄子不計多少,以新瓶盛貯,埋之土中,經(jīng)一年盡化為水,取出,入苦參末同丸,如梧子。食已及欲臥時,酒下三十粒。(《本草圖經(jīng)》)
?、谥尉没寄c風瀉血:茄子大者三枚。上一味,先將一枚濕紙裹,于煻火內(nèi)煨熟,取出入磁罐子,乘熱以無灰酒一升半沃之,便以蠟紙封閉,經(jīng)三宿,去茄子,暖酒空心分服。如是更作,不過三度。(《圣濟總錄》茄子酒)
?、壑螣岑彛荷炎右幻?,割去二分,令口小,去瓤三分,似一罐子,將合于腫上角。如已出膿,再用,取瘥為度。(《圣濟總錄》茄子角方)
?、苤螊D人乳裂:秋月冷茄子裂開者,陰干,燒存性,研末,水調(diào)涂。(《婦人良方補遺》)
【茄子的圖片】
【茄子的臨床應(yīng)用】
茄子外用治療多種外科疾患:
?、謇蠣€腳:取新鮮紫色茄子之皮,局部外敷,每日1~2次。初用時局部癥狀加重,1星期左右反應(yīng)消失。
?、嫫つw潰瘍:取茄子煨煅存性,研成細末,加入少量冰片混勻,撒布創(chuàng)面,紗布包扎。
㈢乳腺炎、疔瘡癰疽:將茄子細末撒于凡士林紗布上。外敷患處。共治4例皆有效。
【茄子的吃法】
吃茄子要低溫、少油、少鹽來烹制茄子,例如用青椒絲和蒜泥涼拌茄子,或者用瘦肉、茄子、土豆、蕓豆、西紅柿等制成的“東北亂燉”,都是很好的烹調(diào)方法。另外,加入醋和西紅柿有利于保持茄子中的維生素C和多酚類物質(zhì),“番茄炒茄丁”就是很好的做法。而且紫色茄子最好不要削皮。
1、番茄炒茄丁:大圓茄子半個切丁,蒜切成米。鍋中放2湯匙油,放蒜米,加茄子煸炒,放1勺醋。改小火加蓋燜兩分鐘,茄子變軟時加鹽,加少許番茄丁,翻幾下,放少許味精或雞精,裝盤。注意盛菜的時候控去余油。
2、涼拌茄條:長茄子切成條,盛放碗中,置蒸鍋里蒸10分鐘。取出控去水分,加鹽、醋、蒜泥、芝麻醬、香菜葉等涼拌。注意,不要把茄子的汁都擠去,以免損失營養(yǎng)。芝麻醬稠一點就可以彌補多余的水分。
3、蒸茄泥:把茄子蒸爛,用蒜泥、麻醬攪伴食用。
4、茄子+苦瓜
心血管患者理想菜苦瓜有解除疲勞、清心明目、益氣壯陽、延緩衰老作用。而茄子具有去痛活血、清熱消腫、解痛利尿及防止血管破裂、平血壓、止咳血等功效。二者搭配食用,是心血管病人的理想菜。
5、茄子+肉
穩(wěn)定血壓、預(yù)防紫癜的茄子與肉同食,可補血,穩(wěn)定血壓。另外,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有良好的防止微血管破裂作用,有效預(yù)防心血管疾病,對防治紫癜也有幫助。
網(wǎng)頁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yī)中藥網(wǎng)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yī)養(yǎng)生、中醫(yī)藥膳、中醫(yī)按摩、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推拿、中醫(yī)針灸、中醫(y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wǎng)絡(luò)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yī)囑!本網(wǎng)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wù)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yè)務(wù)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wǎng)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wù)資格證書 (寧)-經(jīng)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y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