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牡蠣的簡介】
土牡蠣,中藥名。為蚌科珠蚌屬動物圓頂珠蚌Unio douglasiae(Gray)的沉積貝殼。動物圓頂珠蚌,分布于我國四川一帶。具有固精斂汗,止血止帶,軟堅散結,清熱除煩之功效。主治盜汗,遺精,婦女紅崩,白帶,瘰疬結核,虛熱外浮,頭暈煩躁。
別 稱 川南珠蚌《四川中藥志》
界 動物界
門 軟體動物門
綱 瓣鰓綱
目 真瓣鰓目
科 蚌科
屬 珠蚌屬
種 圓頂珠蚌
分布區域 我國四川一帶
采收時間 冬季
用 量 內服:煎湯,9~18g;或入丸、散
毒 性 無毒《四川中藥志》
藥材名稱土牡蠣
拼音Tǔ Mǔ Lì
英文名Local oyster shell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來源藥材基源:為蚌科動物圓頂珠蚌的貝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Unio douglasiae(Gray)
采收和儲藏:冬季水枯時,于河灘沙壩上收集的洗凈,曬干。
原形態圓頂珠蚌,貝殼不大,外形呈長橢圓形,長度為高度的2倍強。前部鈍圓,后部伸長,末端稍窄扁。殼面生長線粗大,呈同心圓狀。鉸合部發灰,左殼有2個擬主齒和2個長側齒,擬主齒一個向前伸,一個在殼頂下方;右殼有2個擬主齒和1個長大側齒,在前方的擬主齒極小。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活于湖泊、河流及池塘內。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中及河北、山西、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臺灣、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性狀貝殼呈半橢圓形或船形,因久為河水沖擊及泥水覆蓋,多顯枯松狀態。殼片沉重厚實,腹面邊緣較薄,頂部較厚。外表棕褐色或灰棕色,角質層多已剝落,呈粉灰狀,剝落處顯出銀白色的內層。角質層質地較光滑,并有較細的環紋;內表面亦銀白色,有光澤,附有白色粉霜,細致,易粘手。質堅硬,擊碎后,斷面起層。嗅之微似石灰氣味。以色白、殼厚實、沉重、表面帶粉灰和有光澤者為佳。
化學成分貝殼含碳酸鈣。
炮制去凈泥沙,打碎,生用,或煅后研成粉末用。其粉在四川亦稱為蛤粉。
【土牡蠣的功效與作用】
土牡蠣的功效
性味咸澀,微寒,無毒。
歸經入肝、腎二經。
土牡蠣的作用
功能主治固精斂汗,散結軟堅。治盜汗遺精,紅崩白帶,瘰疬結核,虛熱外浮,頭暈煩躁。
【土牡蠣的圖片】
【土牡蠣的復方】
①治陰虛陽亢,煩躁頭暈,虛熱外浮及盜汗遺精:土牡蠣、龍骨。煎湯服。
?、谥纬喟讕拢和聊迪?、山藥、龍骨、海螵蛸、茜草。研末為丸服。(清帶丸)
?、壑务ю呓Y核:土牡蠣、貝母、夏枯草、玄參。研末為丸服。(消核丸)
?、苤巫院共恢梗和聊迪?、黃芪、麻黃根、浮麥。研末為散服。(牡蠣散)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