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髓丹,中藥丸劑,出自《百一選方》卷十一,有補髓生精,和血順氣的功效,主治老年腎虛,腰痛,臂痛,久癆愈后,髓干精竭,血枯氣少,疲憊未復。
【方劑組成】
杜仲(去粗皮,炒黑色),補骨脂各300克(用芝麻150克同炒,候芝麻黑色、無聲為度,篩去芝麻),鹿茸60克(燎去毛,酒炙),沒藥30克(別研)。
【功能主治】
主治老年腎虛,腰痛,臂痛,不可屈伸者。
【方劑藥材介紹】
杜仲: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沖任、固經安胎的功效。 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肝氣虛引起的胞胎不固,陰囊濕癢等癥。
補骨脂:補腎壯陽,固精縮尿,腎虛腰痛,小便頻數,小兒遺尿,腎漏,溫脾止瀉,納氣平喘。
鹿茸:主治腎虛、頭暈、耳聾、目暗、陽痿、滑精、宮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痿軟、崩漏帶下、陰疽不斂及久病虛損等癥。
沒藥:具有散瘀定痛,消腫生肌之功效。常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后瘀阻,癥瘕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瘍等病癥的治療。
【制備方法】
上將杜仲、補骨脂、鹿茸一處為細末,入沒藥和勻,,再用胡桃肉30個,湯浸去皮,杵為膏,入面少許,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用法用量】
每服100粒,空腹時用米飲或溫酒送下,鹽湯亦得,一日二次。
【各家論述】
補髓丹--《十藥神書》
【處方】豬脊膂1條,羊脊膂1條,團魚1枚,烏雞1只,大山藥5條,蓮肉250克,京棗100枚,霜柿10個,阿膠120克,黃蠟90克。
【制法】將前四味制凈,去骨存肉,用酒350毫升,于沙甕內煮熟擂細;再用大山藥、蓮肉,京棗、霜柿四味修制凈,用井花水500毫升,于沙甕內煮熟擂細,與前熟肉一處用慢火熬之,卻逐漸下阿膠、黃蠟,與前八味和一處,研成膏子。和平胃散末、四君子湯末并知母、黃柏末各30克,共300克,搜和成劑,如十分堅硬,入白蜜同熬,取起放青石上,用木槌打如泥,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髓生精,和血順氣。主治久癆愈后,髓干精竭,血枯氣少,疲憊未復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不拘時候,棗湯下。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