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很早以前就知道“艾”是一種灸用最好的原料。艾草除了獨特的芬芳氣味,作用還很強大!早就在三千年前,聰明的中國人就開始了艾用作灸原料了。
【“針”和“灸”二者相輔相成】
古人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根據《黃帝內經•靈柩》解釋:“針是泄法,灸是補法”。病在表、泄熱、實證、陽亢等適宜用時針法泄和解表;而由實轉虛、病在里、寒癥、陰陽皆虛,這些就不能用針法泄了,用藥劑治療,藥劑所不達,就用艾灸的。由于古文習慣與現在有很大的區別,很容易產生誤解。
灸法雖然略有“燒灼皮膚”之痛,但卻又不像針刺那樣深入肌肉而達體內,所以人們不甚畏懼反而樂于接受,是很容易推廣的一種治病方法。
艾灸療法不僅僅能治病,還能起到預防作用哦!
艾灸療法不僅能治病,而且能防病。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上說:“宦游吳蜀,體上常須兩三處灸之,……則瘴癘、瘟瘧之氣不能著人。”這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很多實驗結果證明灸法確有增強體質和預防疾病的作用。
“針”與“灸”都是在經絡穴位上施行的,它們有其共同之處,兩者往往結合使用。但是必須指出,灸法有其自己的獨到之處,不能以針代灸。過去國內外有許多名醫單用灸法治病。中國和日本都有專門灸師,與針師并列。
【艾灸療法的是以打通經絡為主】
艾灸療法以中醫經絡為基礎,運用艾體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以達到保健養身、預防的功效,針對產后經絡不暢以及手腳冰涼、痛經、月經不調、胃痛等問題,氣色調理(祛面部水腫、眼袋、黑眼圈、色斑)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絡、去濕逐寒、消腫散法、排毒養顏、防病保健功效,它還能夠改善身體各種亞健康狀態。
蘄艾:是一種中藥,為多年生草本,葉形狀似菊。其表面深綠色,背面灰色有茸毛。蘄艾性溫芳香,五月就可以采集,葉還可入藥用。以湖北蘄州者為佳,葉厚而絨多,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濕潤,所以艾草繁密旺盛,最適宜艾灸!
艾其功效確非我們意想所能及的。艾火的溫熱刺激能直達深部肌肉經久不消,使人發生暢快之感。若以普通火熱來灸,病患則只覺表層灼痛,卻沒有溫煦散寒之作用。
灸法也和針法一樣,能使衰弱之機能旺盛,也能使亢進之功能得到抑制。虛寒者能補、郁結者能散、有病者能治,而無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艾灸療法的作用】
1、艾灸療法可調節陰陽
人體的陰陽維持平衡狀態,則身體健康,而陰陽失衡時人就會發生各種疾病。艾灸有調節陰陽補益的作用,從而使失衡之“陰陽”重新恢復平衡狀態。
2、艾灸療法可調和氣血
氣是人的生命之源,血為人的基本物資,氣血充足、氣機條達,人的生命活動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補氣、養血,還可以疏理氣機,并且能升提中氣,使得氣務調和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3、艾灸療法可溫通經絡
經絡是氣血運行之通路,經絡通暢則利于氣血運行,營養物質之輸布。寒濕等病邪,侵犯人體后,往往會閉阻經絡,導致疾病的發生。艾灸能夠借助其溫熱肌膚的作用,溫暖肌膚經脈、活血通絡,以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各種病癥。
4、艾灸療法可扶正祛邪
俗話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的抵抗力強、衛外能力強,疾病就不會產生,艾灸通過對某些穴位施灸:如大椎,足三里、氣海、關元等,可以培扶人的正氣,增強人的防病治病能力,而艾灸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以產生不同的補益作用。無論是調節陰陽、調節氣血,還是溫通經絡、扶正祛邪。
艾灸對人體起到了一個直接的或間接的補益作用,尤其對于虛寒癥,所起到的補益作用尤為明顯。正是這種溫陽補益、調和氣血的作用,幫助人們達到防病治病、保健養生的目的。
5、艾灸療法可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于人體各部,內聯臟腑而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于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導致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癥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于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癥、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