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有輕重之分,表里之別,虛實不同,亦有上、中、下三焦之屬,只有在辨證準確的基礎上確定藥量大小,才能把握治療效果。
中醫臨床治療要依據辨證施治的原則遣藥組方,確立藥味多少,定其用量大小。方中藥必適量,過大過小對治療都有影響,如果病重藥輕則杯水車薪,不足以勝病,病輕藥重更會耗傷正氣或造成中毒,甚至置人于死地,所以正確掌握中藥的用量至關重要。
選定中藥方劑中的用量需要根據以下四種情況:
1.根據病情的需要選定用量:
一般情況下在治療病情嚴重急性病或熱性病時,用量常偏重,在治療慢性病,熱象不明顯或病情較輕時,用藥量常較輕。用藥量的多少還應根據病情的變化隨時調整。
2.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選定用藥量:
兒童、老年或體質瘦弱的病人,用藥量應輕些,特別是在給這些人使用清熱、降火、瀉下藥時,用藥量一定要輕,否則用藥量偏重易損傷元氣,對治療不利。對一些體質健壯,且患有熱癥、實癥的病人,用量宜重些,這樣才能達到治療目的。
3.根據藥物的性質選定用量:
某些貴重藥如人參、鹿茸、西洋參、藏紅花、海馬、冬蟲夏草等前程藥不宜過重,應根據病情需要酌情選量,這樣即可達到療效,又不至于造成浪費。對一些具有特殊治療作用的藥物如細辛、牛黃、麝香等藥用量不宜過重常常在1克以內。而作用平常、價錢便宜的中藥如益母草、熟地、桑葉等可用到20~30克。
4.根據藥物的質地選定用量:
質地重的礦物質類、植物的根莖、動物的貝殼、骨骼等藥,用量常重些,如靈磁石、黛赭石、生石膏、何首烏、茯苓、龍骨、牡蠣等;質地較輕的花芯類,如紅花、菊花、旋復花、燈心草、以及昆蟲動物的蛻殼如蟬衣,蛇退等用量宜輕些,介于二者之間的植物的果實、根皮、莖葉全草等類藥用量常居中。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