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我們了解的越多,就越知道它的神奇,不管是在疾病的治療還是平時生活的保養上都少不了中藥材的參與,而地榆就是其中一種,地榆湯的來了解一下!
【地榆的功效】
赤地榆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泄瀉;痢疾;消化不良;脘腹;鼻衄;便血;有經過多;產后出血不止;跌打損傷。
①《滇南本草》:"止面寒、背寒、肚腹痛,日久大腸下血,七天后赤白痢癥。"
②《云南中草藥》:"消食健胃,止痢止血,治痢疾,腹瀉,內出血,月經過多,胃痛。"
③《云南中草藥選》:"收斂止血,活血,止痛,健胃止瀉。治腸炎,痢疾,慢性胃炎,腹瀉,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產后流血不止,鼻衄,跌打勞傷。"
【地榆湯的介紹】
配方組成:
地榆、犀角(鎊)、炒黃連、側柏葉(微炒)、炙黃柏、當歸(微炒)、黃芩、生地黃、赤地榆各半兩。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匕,水煎,不拘時服。
功能主治:
《圣濟總錄》卷七十七方之地榆湯主治蠱痢下血,如雞肝片,腹痛煩悶。
【地榆會引起中毒性肝炎是真的嗎?】
中醫認為地榆性寒酸澀,凡虛寒性出血或有淤者慎用。對用大面積燒燙傷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劑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質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1.《本草經集注》:"得發良。惡麥門冬。"
2.《本草衍義》:"虛寒人及水瀉、白痢,即未可輕使。"
3.《醫學入門》:"虛寒冷痢禁閑。熱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澀早也。"
4.《本草經疏》:"胎產虛寒泄瀉,血崩脾虛泄瀉,法并禁用。"
5.《本草匯言》:"癰瘡久病無火,并陽衰血證,并禁用之。"
6.《本經逢原》:"氣虛下陷而崩帶及久痢膿血瘀晦不鮮者,又為切禁。性能傷胃,悮服多致口噤不食。"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