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穴,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前發際直上4寸,旁開1.5寸,有帽狀腱膜;有顳淺動、靜脈和枕動、靜脈的吻合網;布有枕大神經的分支。通天穴主治頭痛、眩暈,鼻部病證。
目錄
1.通天穴名解
2.通天穴位置
3.通天穴的功效與作用
4.通天穴的按摩方法
5.通天穴治療鼻炎鼻塞
6.通天穴穴位配伍
【通天穴名解】
1、通天。通,通達也。天,天部也。該穴名意指膀胱經氣血由此上行天部。本穴氣血來自承光穴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后此水濕之氣所處為天之下部,與頭部的陽氣不在同一層次,經由本穴吸熱后才上行至與頭部陽氣相同的天部層次,故名通天。
2、天臼。天,天部也。臼,石做的椿米器具,石也,腎也,潤下之氣也。天臼名意指本穴氣血為天部陽熱之氣帶來寒冷之氣。本穴氣血為承光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其運行變化為吸熱上炎,而在其氣血吸熱上炎的同時也就為天部帶去了寒冷,即是本穴氣血有潤下的特性,故名天臼。
3、天伯。天,天部也。伯,天之伯也,即脾氣,天為肺,其伯為脾。天伯名意指本穴氣血帶有脾的熱燥之性。本穴物質為承光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其氣弱小,在天部陽熱之氣稍旺盛的情況下它則表現出脾氣的燥性,故名天伯。
4、天目。天,天部也。目,肝所主的風也。天目名意指承光穴傳來的水濕之氣中水濕含量稍大則會在本穴吸熱后脹散化風而行。
5、天白。天,天部也。白,肺之色也,氣也。天白名意指在承光穴傳來的水濕之氣稍多的情況下穴內氣血就會變為肺氣特性的涼性之氣。
6、天日。天,天部也。日,與夜相對,陽也,氣也。天日名意指穴內氣血為天部陽氣。
7、天歸。天,天部也。歸,歸來穴也。天歸名意指本穴氣血吸熱后歸于天部。
8、天舊。天,天部也。舊,依舊也。天舊名意指本穴氣血對天部層次的氣血作用影響不太大。
【通天穴的位置】
位于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
1、取穴方法:取正坐位,閉上雙眼,先取百會穴,在百會穴向上量l寸處再旁開1.5寸處,按壓有酸脹感。
2、穴位解剖:有帽狀腱膜;有顳淺動、靜脈和枕動、 靜脈的吻合網;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通天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頭痛、眩暈、頭重、鼻塞、鼻淵等。
臨床應用:現代常用于治療頭暈、鼻塞、鼻出血。
【通天穴的按摩方法】
1、按摩:
首先找到通天穴的位置,然后用大拇指或者指關節向下按,保持整個過程中緩慢、用力,按到最深層的時候,可以緩慢轉動拇指或者指關節,讓周圍得以按揉放松,直到感覺微微酸脹為止。最后用手指指腹在穴位周圍緩緩按摩打圈至發熱為止。
2、艾灸:
將通天穴周圍的頭發分開,然后抹上適量的跌打萬花油,在要進行艾灸的艾柱上面也涂抹適量的跌打萬花油,然后將艾柱點燃在通天穴處艾灸即可。
艾灸過程中如果有灼痛感出現就要先移開艾柱,并在通天穴處再涂抹跌打萬花油,再繼續艾灸,以免皮膚被燙傷。
3、針灸:
采用平刺的手法,刺入0.3-0.5寸即可。
【通天穴治療鼻炎鼻塞】
足太陽膀胱經頭頂部的穴位都可以清瀉郁熱,開通上竅,迎香明目,可以治療眼、鼻等上竅病變。而通天穴屬于足太陽膀胱經。
并且它是臨床治療鼻部疾病常用的穴位,例如感冒,鼻炎、鼻竇炎、鼻甲肥大、嗅神經病變等原因引起的嗅覺問題都離不開它的幫助。
此外,通天穴下有帽狀鍵膜、穎淺動、靜脈和枕動、靜脈的吻合網,分布著枕大神經分支,通過刺激通天穴還能解除血管痙攣,促進腦部血液循環進而緩解偏正頭痛。
1、按摩法:
患者坐下放松全身,大拇指的指關節用力向下按揉“通天穴”,感到酸脹時即可停止。接著用拇指指腹沿膀胱經方向來回摩擦至發熱為止。
然后輕輕按揉大魚際肌部位。以上三步反復操作,每次每穴5-10分鐘,每日1-2次為好。
2、麥粒灸:患者坐下,找到“通關穴”,撥開穴位附近的頭發,涂上少許跌打萬花油。
操作者將艾柱底端蘸少許跌打萬花油后放在“通天穴”上點燃,感到微微灼痛時移開艾柱再施第二壯,連著灸3-5壯即可,緊接著再施灸部位涂上跌打萬花油防止被燙傷。此法每日1次。
【通天穴穴位配伍】
配承光穴主治口喎;
配上星主治鼻淵、鼻塞等。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