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葉的簡介】
黃麻葉為椴樹科植物黃麻的葉。黃麻葉用于理氣止痛;排膿解毒。主治咯血;吐血;血崩;便血;脘腹疼痛;瀉痢;疔癰瘡疹。
【藥材名稱】
中文名:黃麻葉
拼音名:Huánɡ Má Yè
英文名:Leaf of Roundpod Jute
【黃麻葉的來源】
黃麻葉為橡樹科植物黃麻的葉。
【黃麻葉的采集】
夏、秋季采。
【黃麻葉的植物形態】
黃麻(《本草圖經》),又名:絡麻(《便民圖纂》),牛泥茨、三珠草、天紫蘇(《醫方集聽》)。
一年生草本,高1~2米,全株無毛。葉卵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12厘米,寬2~5厘米,基部圓形,先端漸尖,邊緣具整齊粗鋸齒,最下部2齒伸長為尾狀裂片;
葉柄長1~3.5厘米;托葉線形,長約5~8毫米。花小,數朵生于葉膿內,花梗很短;萼片5,淡紫色;花瓣5,黃色;雄蕊多數,子房5室。
蒴果球形,直徑約1厘米,頂端不具喙,有縱棱、皺紋及小疣狀突起,成熟時5瓣裂。花期夏季。果期10~11月。
【黃麻葉的圖片】
黃麻葉的性味
①《現代實用中藥》:"苦,溫,無毒。"
②《陸川本草》:"味淡微苦,性平。"
黃麻葉的功用主治
理氣止血,排膿生肌。治腹痛,痢疾,血崩,瘡癰。
①《綱目拾遺》:"治氣癥,心疼,肚痛,痢疾,痞結。"
②《現代實用中藥》:"治子宮內出血。"
③《陸川本草》:"排膿,生肌。治瘡癰,膿皰。"
【黃麻葉的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荒野或人工栽培。
資源分布:我國長江以南各地普遍栽培。
【黃麻葉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
【黃麻葉的選方】
①治血崩:黃麻葉連根搗爛,酒煎露一宿,次早服之。(《年希堯集驗良方》)
②治腹痛,痢疾:鮮黃麻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