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辣蓼的簡介】
紅辣蓼學名水蓼,又名辣蓼,紅辣蓼分布于我國南北各省區,朝鮮、日本、等地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50-3500米的河灘、水溝邊、山谷濕地。紅辣蓼全草入藥,消腫解毒、利尿、止痢。
【藥材名稱】
中文名: 紅辣蓼
拼音名:Hónɡ Là Liǎo
【紅辣蓼的別名】
別名瓊柳草(《貴州中醫驗方秘方》),蓼子草(《貴州民間方藥集》),斑蕉草(《中國藥植圖鑒》),青蓼、蝙蝠草(《泉州本草》),辣馬蓼、辣椒草(《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紅辣蓼的來源】
紅辣蓼為蓼科植物辣蓼的全草。5~6月采收。
【紅辣蓼的植物形態】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散布腺點及毛茸。
莖直立,或下部伏地,通常紫紅色,節膨大。紅辣蓼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廣披針形。
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被粗毛,上面深綠色,有八字形的黑斑;托葉鞘膜質,口緣生長刺毛。
紅辣蓼穗狀花序生于枝端,花梗細長,長6~12厘米,下垂,疏花;花被5深裂,白色,散布綠色點腺,上部呈紅色;雄蕊7~8:子房1室,花柱3枚。瘦果有3棱,外包宿存花被?;ㄆ谙募尽?/p>
【紅辣蓼的生境分布】
生境分部生于近水邊陰濕處。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藥理作用流浸膏及其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性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解毒;除濕;散瘀;止血。主痢疾;泄瀉;乳蛾;瘧疾;風濕痹痛;跌打腫痛;崩漏;癰腫疔瘡;瘰疬;毒蛇咬傷;濕疹;腳癬;外傷出血。
【紅辣蓼的圖片】
【紅辣蓼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3~1兩;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煎水含漱。
【紅辣蓼的復方】
?、僦未竽c下血:辣柳草一兩,同豬肉燉服。每隔十日再服一次。(《貴州中醫驗方秘方》)
②治痢疾:辣蓼根八錢,水煎,糖調服。(江西《草藥手冊》)
?、壑挝笟馔?,痧氣腹脹痛:鮮辣蓼枝頭嫩葉三錢,搗爛,加冷開水一大盅,擂汁服。
?、苤委懠玻豪鞭と~、桃樹葉等分。研細末,用水、酒和制成丸。每日早晚各服一錢,溫開水送下。
⑤治牙痛:鮮辣蓼四兩,水煎,頻頻含漱。
?、拗蔚蜃矀?,局部青紫腫痛:鮮辣蓼,同米酒或甜酒釀糟搗爛敷。(③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咧伪馓蚁傺祝豪鞭でo葉適量,搗汁加溫開水含漱。(江西《草藥手冊》)
⑧治關節炎:辣蓼葉適量,開水泡片刻后搓揉痛處。(江西《草藥手冊》)
【紅辣蓼的臨床應用】
紅辣蓼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將新鮮紅辣蓼全草洗凈切碎,按1:5的比例加水浸泡后,用文火煮沸1小時,過濾取汁后再煎,將2次濾液合并加適量糖漿和防腐劑,貯存備用。
首次劑量為200毫升,以后每次lOO毫升,日服3次,7日為一療程。治療40例(包括慢性菌痢急性發作者4例),一個療程后,痊愈15例,基本痊愈19例,進步5例。無效1例。
紅辣蓼主要癥狀與糞檢恢復正常所需平均時間,發熱為16.3小時,腹瀉4.6天,腹疼、里急后重4.5天,大便鏡檢轉陰4.2天,細菌培養轉陰3.4天。此藥冷服時除少數人感腹部不適或疼痛外,無其它副作用。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