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樟的簡介】
猴樟是一種生于山野叢林中的植物,具有祛風除濕;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主風寒感冒;風濕痹痛;吐瀉腹痛,腹中痞塊;疝氣疼痛等功效。
【藥材名稱】
中文名: 猴樟
拼音名:Hóu Zhānɡ
英文名:Root-bark of Bodinier Cinnamon
【猴樟的別名】
香樟、香樹、楠木、猴挾木、 樟樹、大胡椒樹
【猴樟的植物形態】
猴樟喬木,高達16m。樹皮紅褐色;小枝圓柱形,暗紫色,末節有角棱;芽卵形,具絹狀毛。
葉互生,厚紙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8-17cm,寬3-10cm,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上面幼時稍有細毛,后變光亮;
下面初有灰色絹絲狀毛,后則稍有短柔毛,呈灰白色,中脈暗紅色,側脈4-6對,互生,下部葉脈有時對生,脈腋有腺點;葉柄長2-3cm。
圓錐花序腋生或側生,長10-15cm,2回叉狀分歧;總梗長4-6cm;花被6裂,花被管漏斗狀;
裂片卵形,先端反曲,內面有白色絹毛,早落;發育雄蕊9,花藥4室,第三輪雄蕊花藥外向瓣裂。
果實球形,徑7-8mm,果梗先端膨大,宿存花被的先端反曲,果托盤狀。 性味《貴州草藥》:"辛,溫。"
【猴樟的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野叢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地。亦有人工栽焙。
【猴樟的功效與作用】
?、佟顿F州草藥》:"驅風,行氣,溫中,鎮痛。"
?、凇吨胁菟幫练酵练☉饌鋵]嫛罚?quot;莖皮治燒傷,燙傷。"
【猴樟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研末酒炒布包作熱敷。
【猴樟的選方】
?、僦物L寒感冒:香樟根皮五錢。煨水服。
?、谥挝改c炎:香樟根皮、辣蓼根各五錢。煨水服。
③治腹中痞塊:香樟根皮、生婪、橘葉、石菖蒲各一兩。研末,酒炒包患處肚皮外面。
④治勞傷疼痛:香樟根皮、鐵筷子、辣蓼根、鵝不食草各五錢。泡酒服,一日三次,每次五錢。(選方出《貴州草藥》)
【猴樟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