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琴的簡介】
花琴,中藥名。又名電燈花,燈音花兒,為花琴科植物絲花的根莖及根。有抗動脈硬化的作用。
【中藥名稱】
中文名:花琴
拼音名:hua qin
【花琴的別名】
電燈花(《內蒙古中草藥》),燈音花兒(蒙名)。
【花琴的來源】
花琴來源為花琴科植物絲花花琴的根莖及根。
【花琴植物形態】
花琴絲花花琴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莖直立。
基生葉有長柄;莖生葉互生,單數羽狀復葉,小葉11~21,卵狀披針形,全緣。
圓錐花序頂生;花梗及萼片上有腺毛;狀,5裂;花冠5裂,藍紫色;雄蕊5;雌蕊柱頭3裂。蒴果圓形。 生于山溝、灌木林、隰草地。分布內蒙古、黑龍江等地。
【花琴采收時間】
秋季采收,洗凈泥土,曬干。
藥理作用同屬植物花琴有如下作用:
①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所含總皂甙,對家兔實驗性膽甾醇性動脈粥樣硬化有顯著抑制作用,表現為血內膽甾醇含量顯著降低,卵磷脂/膽甾醇系數增加,皮膚、角膜、鞏膜、動脈、肝臟及其他內臟類脂質沉著減少。
靜脈注射及口服均有效。不但有預防作用,且有治療作用。病理解剖可見血管、心、肝、腎病變均較對照組輕。
②對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的作用
對正常及膽甾醇性動脈弟樣硬化家兔的血壓,花蔥皂甙均無明顯作用,呼吸略加深,心收縮幅度增加,頻率減慢。
對正常離體兔耳血管呈收縮作用,對已形成動脈硬化之兔耳血管,則略有擴張作用。
【花琴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內蒙古中草藥》:"苦,平。"
花琴祛痰,止血,鎮靜。治急、慢性支氣管炎,胃潰瘍出血,咳血,衄血,子宮出血,癲癇失眠,月經過多。
①《吉林中草藥》:"祛痰,止血,鎮靜。治痰多咳嗽,癲癇失眠,月經過多。"
②《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急、慢性支氣管炎,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子宮出血。"
【花琴的選方】
①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花琴、大小薊炭各三錢,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②治失眠、癲癇:花琴、纈草各三錢,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花琴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