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須的簡介】
榕須,為(《綱目拾遺》),別名半天吊(《生草藥性備要》),吊風根、榕樹須(《嶺南采藥錄》),榕樹吊須(《廣東中藥》)。風清熱,活血解毒。治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體炎,眼結膜炎,痧氣腹痛,風濕骨痛,鼻衄,血淋,跌打損傷。
藥材名稱 榕須
拼音 Rónɡ Xū
別名 半天吊、榕根須、吊風根、榕樹須、榕樹倒拋根、榕樹吊須、烏松、老公須、倒吊松根根。
科 ???/span>
界 植物界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綱目拾遺》:按《泉州府志》:榕有二種,一種矮而盤桓,其須著地,復生為樹。一種名赤榕,上聳廣大。二種蔭最寬廣,入藥用有須者。
藥材基源 榕須為桑科植物榕樹的氣生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Ficus。Microcarpa L.[F.Retusa auct.Non L.」.
采收和儲藏 榕須全年均可采,割下氣生根,扎成小把,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榕須,常綠大喬木,高15-25m,胸徑50-70cm。全株有乳汁。老枝上有氣牛根(榕須),下垂,深褐色。單葉互生;葉柄長7-12mm;托 葉披針形,長約8mm;葉片草質而稍帶肉質,橢圓形、卵狀橢圓形 或倒卵形,長3.5一8scm,寬3-4cm,先端鈍尖,基部楔形,上面 深綠色,光亮,下面淺綠色,全線或淺波狀;基出脈3條,側脈纖細,3-10對。隱頭花序(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或著 生于已落枝葉腋,扁球形,直徑5-10mm,成熟時黃色或微紅 色,基部苞片闊卵形,宿存,無總花梗;雄花、癭花和雌花生于同 一花序托內,花間有少數剛毛,雄花散生內壁,花被片3,近匙 形,雄蕊1,花藥與花絲等長;瘦花無?;蚓叨坦#ū黄?,廣匙 形,花柱側生,短;雌花無?;蚓叨坦?,花被片與癭花相似,但較 小,花柱側生,短于子房,柱頭棒形。瘦果小,卵形。花、果期44-11月。
生態環境 榕須生于海拔400-800m的林綠或曠野,野生或植為行道樹。
資源分布 榕須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性狀鑒別 干燥氣生根呈木質細條狀,長1m左右,基部較粗,直徑4-8mm,末端漸細,多分枝,有時簇生6-7條支根。表面紅褐色,外皮 多縱裂,有時剝落,皮孔灰白色,呈圓點狀或橢圓狀。質韌,皮部不易折斷,斷面木部棕色。氣微,味苦、澀。以條細、紅褐色者為佳。
化學成分 含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類[1]。
性味 味苦、性平。
①《南寧市藥物志》:"澀,平。"
?、凇稄V西中藥志》:"味苦澀,性溫,無毒。"
歸經 肺;脾;腎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碎酒炒敷或煎水洗。
【榕須的功效與作用】
榕須的功效
榕須散風熱;祛風濕;活血止痛。主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體炎;結膜炎;風濕骨痛;痧氣腹痛;久??;胃痛;白帶;濕疹;陰癢;跌打損傷。
?、佟渡菟幮詡湟罚?quot;浸酒飲,治傷散瘀。"
②《嶺南雜記》:"制藥可以固齒。"
?、邸稁X南采藥錄》:"煎水熏洗痔瘡;浸酒治跌打,能散瘀;煎作茶飲,可驗麻風真假,真者覺其味甘。"
?、堋蛾懘ū静荨罚?quot;接骨,消腫,止痛。治跌打損傷,斷筋折骨。"
?、荨稄V西中藥志》:"祛風濕,活血,止痛,清熱,解毒,利尿。治風濕骨痛。"
⑥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表,發汗透疹。治流感,感冒,扁桃體炎,眼結膜炎,瘧疾,百日咳,麻疹不透。"
?、摺段嘀莶菟幖俺R姴《喟l病處方選》:"解熱去痧,消炎止咳。治斑痧大熱,傷寒夾色,鼻衄。"
榕須的作用
①治關節風濕痛以及腳筋緊張,屈伸不利:榕樹倒拋根合童便煎洗患處。(《泉州本草》)
?、谥侮P節風濕痛:格樹氣根二至四兩。酒水煎服?;蛴脷飧鍦椿继帯#ā陡=ㄖ胁菟帯罚?/span>
?、壑蔚驌p傷:榕樹氣根二兩。或加樟樹二重皮三至五錢。水煎沖酒服。(《福建中草藥》)
?、苤窝埽洪艠涞箳伕r者一兩半(干者八錢)。合冰糖燉服,每日一次,續服四、五次。(《泉州本草》)
⑤治小便不通:榕樹吊須一把,沙糖、米酒各適量。水煎服。(《嶺南草藥志》)
⑥治疝氣,子宮脫垂:榕樹干氣根一兩,瘦豬肉適量。水燉服。(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⑦固齒,止牙痛:榕根須,摘斷,入竹管內,將鹽塞滿,以泥封固;火煅存性為末,擦牙,搖動者亦堅。竹管不用。(《綱目拾遺》)
?、嘀窝劳?,能消腫止痛殺蟲:榕須、皂角。煎水含之:冷則吐,吐則再含。(《嶺南采藥錄》)
?、嶂魏矶辏洪艠漤毩鶅?。黑醋一湯碗,煎好,候溫含漱。(《嶺南草藥志》)
?、庵螡裾?,陰癢:榕樹氣根適量。煎水洗。(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治神經性皮炎:鮮榕樹須,搗爛外敷。(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榕須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