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見穿的簡介】
石見穿(學名:Salvia chinensis Benth.)又名華鼠尾草,一年生草本,高20-70cm。根多分枝,直根不明顯,黃褐色。全株被倒生的短柔毛或長柔毛。莖單一或分枝,直立或基部傾斜,四棱形。
產山東,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四川;生于山坡或平地的林蔭處或草叢中,海拔120-500米。
全草入藥,江蘇一帶用于治肝炎,面神經麻痹,乳腺炎,癰癤,痛經及骨痛等癥,四川江津用根泡酒內服,可調經活血,廣西用于去風濕及瘡疥。
藥材名稱 石見穿
拼音 Shí Jiàn Chuān
英文名 Chinese Sage Herb, Herb of Chinese Sage
別名 紫參、五鳳花、小丹參、月下紅、烏沙草、墨面風、大發汗、石打穿、石大川、山縫拿、紫丹花、紅根參、半枝蓮、田芹菜、活血草。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種華鼠尾草 S. chinensis
二名法Salviachinensis
族鼠尾草族
目唇形目 Lamiales
科唇形科 Labiatae
亞屬鼠尾草亞屬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系鼠尾草系
亞科野芝麻亞科
亞綱合瓣花亞綱
屬鼠尾草屬 Salvia
出處 出自《綱目》。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華鼠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lvia chinensis Benth.
采收和儲藏:開花期采割全草,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20-70cm。根多分枝,直根不明顯,黃褐色。全株被倒生的短柔毛或長柔毛。莖單一或分枝,直立或基部傾斜,四棱形。葉對生;下部葉為三出復葉,頂端小葉較大,兩側小葉較小,卵形或披針形,上部葉主國單葉,卵形至披針形,長1.5-8cm,寬0.8-4.5m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近心形或楔形,邊緣具圓鋸或全緣,兩面均被有短柔毛毛。輪傘花序,每輪有花6,組成總狀花序或總狀圓錐花序,頂生或腑生,花序長5-24cm;苞片披針形,長于小花梗;花萼鐘狀,長4.5-6mm。有11條脈紋,外面脈上和喉部均有長柔毛,花冠紫色或藍紫色,冠筒長10mm,冠檐二唇形,上唇倒心形,先端凹,下唇呈3裂,中裂片倒心形;雄蕊花絲較短,藏于花冠之內。小堅果橢圓狀卵形,褐色,光滑,包被于宿萼之內?;ㄆ?-10月。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路旁及田野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或涼爽的氣候,北方可在暖季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春季3-4月播種,開淺溝條播,行距33cm,覆土0.7-1cm,播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約15d出苗,齊苗后,過密處間苗,生長后期應注意松土、除草,雨季注意排澇。
性狀鑒別 莖方柱形,長20-70cm,直徑1-4mm,單一或分枝;表面灰綠色或暗紫色,有白色長柔毛,以莖的上部及節處為多;質脆,易折斷,折斷面橢部白色或褐黃色。葉多卷曲,破碎,有時復葉脫落,僅見單葉,兩面被白色柔毛,下面及葉脈上較明顯,輪傘花序多輪,集成假總狀,花冠二唇形,藍紫色,多已脫落,宿萼筒外面脈上有毛,筒內喉部有長柔毛。小堅果橢圓形,褐色。氣微,味微苦、澀。以葉多、色綠、帶花者為佳。
顯微鑒別 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長方形,下表皮細胞較小,外被角質層,有氣孔及毛茸。柵欄組織1-2列細胞胞,海綿組織4-5列細胞。主脈維管束外韌型,上下表皮內方均有厚角組織,維管束上下兩側可見纖維。
莖橫切面:呈四棱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可見毛茸。皮層外側在四角棱處有4-6列厚角細胞;內皮層清晰。維管束外韌型,角隅處發達,韌皮部外側有纖維2-4列,木質部連成環。髓部大。
葉表面觀: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呈連珠狀增厚,具角質紋理;腺鱗頭部4細胞,直徑30-45μm,柄單細胞;小腺毛頭部單細胞,直徑18-23μm,柄短,單細胞;非腺毛多存在于葉脈處,1-11細胞,長72-1620μm,壁厚,具疣狀突起,有時細胞縊縮;氣孔直軸式。上表皮細胞垂周壁略彎曲,毛少,無氣孔。
化學成分 全草含異丹參酚酸(isosalvianolic acid)C,丹參酚酸(salvianolic acid)B、D,紫草酚酸(lithosperm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原兒茶醛(protocater-chualdehyde),R-(+)-β-(3,4-二羥基苯基),乳酸[R-(+)-β-(3,4-dihydroxyphenyl)lactic acid],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此外還含甾醇,三萜成分,氨基酸。根含水蘇糖(stachyose)。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0.5g,加50%乙醇10ml,水浴溫浸10min,濾過,取濾液1ml,加0.2%茚三酮試劑,置沸水浴中加熱數分鐘,溶液顯紅紫色。(檢查氨基酸)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水浴加熱5-10min,濾過,取濾液2ml于蒸發皿中,蒸干,冷后加1%三氯化鐵-冰乙酸試劑1ml溶解,移至干燥小試管中,沿管壁加硫酸1ml,兩液面交界處呈現棕紅色環,上層現綠色至藍綠色。(檢查甾醇類)
性味 味辛;苦;性微寒。
《蘇州本產藥材》:"苦辛,平。"
歸經 歸肝;脾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絞汁。外用:適量,搗敷。
【石見穿的功效與作用】
石見穿活血化瘀;清熱利濕;散結消腫。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便血;濕熱黃疸;熱熱毒血??;淋痛;帶下;風濕骨痛;瘰疬;瘡腫;乳癰;帶狀皰疹;麻風;跌打傷腫。
?、佟毒V目》:"主骨痛,大風,癰腫。"
②《蘇州本產藥材》:"治噎膈,痰飲氣喘。"
③《江蘇藥材志》:"治瘰疬。"
【石見穿的圖片】
【石見穿的臨床應用】
?、僦委熂薄⒙愿窝?/span>
取紫參2兩,或加糯米稻草1兩,水煎兩次,煎液合并加紅糖半兩,兩次分服(兒童減半)。治療205例,治愈150例,進步33例,無效22例。其中急性169例,治愈126例,平均治愈日數36天;慢性36例,治愈24例。
?、谥委煶喟讕?/span>
取石打穿2兩,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5~7天。治療800多例,有效率80%。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