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騷風的簡介】
烏騷風,中藥名。為蘿藦科杠柳屬植物青蛇藤Periploca calophylla(Woght)Falc.的莖。植物青蛇藤,分布于我國西藏、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及湖北等省區。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風寒濕痹,肢體麻木,腰痛,跌打損傷。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捩花目
科 蘿藦科
屬 杠柳屬
種 青蛇藤
采收時間 秋季
毒 性 小毒 拼音名Wū Sāo Fēnɡ
英文名Stem of Prettyleaf Silkvine
別名烏骨雞、黑烏骨、黑骨頭、柳葉過山龍、飛仙藤、達風藤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riploca calophylla (Wight) Falc.[Streptocaulin calophyllum Wight]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青蛇藤的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riplocacalophylla(Wight)Falc.[StreptocaulincalophyllumWight]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 原形態全株肯乳汁。除此之外花外余均無毛。葉對生,近革質;葉柄極短,長1-2mm;葉片橢圓狀披針形,長4.5-6cm,寬約1.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側脈比利時細密生,葉緣具一條邊脈。聚傘兵花序腋生,長達2cm,著花達10朵;苞片具緣毛;花萼5裂,邊緣具緣毛,內面基部有5個腺體;花冠深紫色,輻狀,花冠簡長約1.5cm,花冠裂片內面被白色柔毛;副花冠環狀,著生于花冠的基部,5-10裂,基中5裂片延伸為絲狀,被長柔毛,雄蕊著生于是花冠的基部,花絲離生,花藥背部被長柔毛;花粉顆粒狀,載粉器的柄直立,先端張大成匙形:子房為2枚離生心皮組成,柱頭先端2裂。
蓇葖果雙生,長達12cm,直徑約5mm。種子長圓形,黑褐色,先端具長3cm的白色絹質種毛。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谷雜樹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廣西、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藤莖呈長圓柱形,長短不等,直徑0.6-1.5cm。表面黑褐色,粗糙皺;有多數橫裂紋和圓點狀棕色皮孔,并常有灰白色地衣斑塊。制裁堅韌,不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皮部較薄,露出白色長纖維,木部淡黃色,密布細小孔洞(導管),中央有小型髓部。無臭味苦。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
化學成份細枝含多種孕甾烯衍生物:卡羅星甙(calo-cin),普羅星甙(plocin),普羅星甙元(plocigenin),普羅星寧甙(plocinine),羅星甙(locin)和卡羅星寧甙(calocinin);三萜及衍生物:α-香樹脂醇(α-amyrin),β-香樹脂醇(β-amyrin),α-香樹脂醇乙酸酯(α-amyrin acetate)和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和阿江欖仁酸(arjunolic acid)[7];還含甲型強心甙元:蘿藦甙元(periplogenin)。此外,還含加拿大麻糖(cymarose)和4-甲氧基水楊醛(4-methoxysalicylaldehyde)
【烏騷風的功效與作用】
烏騷風的功效
性味《四川中藥志》:"味辛微苦,性熱。"
烏騷風的作用
①《分類草藥性》:"走表散寒,治腰痛,去風散血。"
②《四川中藥志》:"治腰痛,風濕麻木,跌打損傷,蛇咬傷。"
【烏騷風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