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的簡介】
杏(英文名:Prunus armeniaca)其果又稱杏子、杏實,是杏屬李亞屬植物,其果肉、果仁均可食用。杏的學名指出:西方人對杏的認識,乃源于亞美尼亞。事實上,杏廣布于東亞及中亞。為喬木,高5-8米;樹冠圓形、扁圓形或長圓形;樹皮灰褐色,縱裂;多年生枝淺褐色,皮孔大而橫生,一年生枝淺紅褐色,有光澤,無毛,具多數小皮孔。亞熱帶、溫帶植物。果實成熟后呈金黃色稱杏子,是一種水果植物,普遍栽培于世界溫帶地區。果肉豔黃或橙黃色,鮮果可生食,也可制成果醬、罐頭、杏乾等。治療大腸干,便秘等病,還可以治療消化不良的癥狀。有的品種核仁甜,有的則有毒。它原產中國,野生種和栽培品種資源都非常豐富。全世界杏屬植物劃分為6個地理生態群和24個區域性亞群,共有10個種。其中中國就有9個種:普通杏、西伯利亞杏、遼杏、紫杏、志丹杏、政和杏、李梅杏、藏杏、梅。栽培品種近3000個,普通杏種分布最廣。中國在公元前3000年就開始大量栽培。《夏小正》記載:“四月,囿有見杏”。
中文學名:杏
外文名:Apricot,Armenian plum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目:薔薇目(Rosales)
亞目:薔薇亞目(Rosineae)
科:薔薇科(Rosaceae)
亞科:李亞科(Prunoideae)也稱梅亞科、桃亞科。
屬:杏屬(Armeniaca)
種:杏
【杏的功效與作用】
杏的功效
性味:甘酸、微溫、冷利、有小毒。
歸經:入肝、心、胃。
功效:止渴生津,清熱去毒。
杏的作用
1、咳嗽寒熱。用杏仁半兩,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溫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錢,熟水送下。
2、上氣喘急。有杏仁、桃仁各半兩,去皮類,炒研,加水調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湯送下。以微瀉為度。
3、喘促浮腫,小便淋瀝。用杏仁一兩,去皮尖,熬后磨細,和米煮粥,空心吃二合。
4、頭面風腫。用杏仁搗成膏,調雞蛋黃涂布上,包頭面。藥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5、偏風不遂,失音不語。生吞杏仁七枚,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周而復始。食后飲竹瀝,直到病愈。
6、喉痹痰嗽。用杏仁去皮、熬黃,取三分,加桂末一分,研泥裹含咽汁。
7、喉熱生瘡。治方同上。
8、肺病咯血。用杏仁四十個,以黃蠟炒黃,研青黛一錢加入,搗爛,包在切開的柿餅中,外裹濕紙,煨熟吃下。
9、血崩。用甜杏仁上的黃皮,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三錢,空心服熱酒送下。
10、痔瘡下血。用杏仁(去皮類及雙仁者)加水三升,研磨,濾汁,煎至五成,同米煮粥吃。
11、耳出膿汁。用杏仁炒黑,搗成膏,裹棉中塞耳內。一天換藥三、四次。
12、鼻中生瘡。用杏仁研為末,調乳汁敷涂。
【杏的圖片】
【杏的附】
杏樹葉:杏樹葉60克,水煎服,治痢疾。
杏仁:1、杏仁放瓦上焙焦研末,香油調搽患處,治黃水瘡。
2、杏仁研末,用香油調搽,治熱癤。
3、杏仁10克,生姜三片,白蘿卜60克,水煎服,治傷風咳嗽。
4、杏仁12克,水煎服,治咳嗽氣喘。
5、甜杏仁炒熟,每日早晚嚼食七至十粒,或加白砂糖共搗爛,開水沖服,一日兩次,治肺病虛弱,老年咳嗽,干咳無痰。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