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杜仲的簡介】
藤杜仲,又名紅杜仲、藤杜仲、土杜仲、白杜仲、軟羌藤、結衣藤、 白膠藤。攀援灌木;枝有不明顯的皮孔。葉橢圓形或卵圓狀橢圓形,長5-8厘米,寬1.5-3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銳尖。全株供藥用,廣西民間有用來治小兒麻痹,跌打損傷等癥。乳液可治風濕腰骨痛并可提取橡膠。 中文學名 藤杜仲
拉丁學名 紅杜仲、藤杜仲、土杜仲、白杜仲、軟羌藤、結衣藤、 白膠藤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目 捩花目 科 夾竹桃科
亞 科 夾竹桃亞科
族 花皮膠藤族
屬 杜仲藤屬
拼音Ténɡ Dù Zhònɡ
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Smallflower Parabarium
別名土杜仲、紅杜仲、杜仲藤、結衣藤、九中藤、白皮膠藤、小白皮藤、假杜仲、毛杜仲藤、鶴咀藤、香藤、雞頭藤。
出處出自《陸川本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杜仲藤或毛杜仲藤的莖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rabarium micranthum (A. D C.) Pier., Parabarium huaitingii Chun et Tsiang
采收和儲藏:秋后采收。 性狀 性狀鑒別⑴杜仲藤樹皮呈卷筒狀或槽狀,厚1-2.5mm。外表面帶栓皮,灰棕色或灰黃色,有皺紋及橫長皮孔,黃白色,刮去栓皮顯紅棕色,較平坦。內表面紅棕色或黃棕色,有細縱紋。折斷面有白色膠絲相連,稍有彈性。氣微,味微苦、澀。
⑵紅杜仲藤樹皮呈不規則卷筒狀或槽狀,厚1-3mm。外表面紫褐色或黑褐色,有皺紋及橫向裂紋,皮孔稀疏,呈點狀,刮去栓皮顯紫紅色或紅褐色。內表面紫紅褐色,具細密縱紋。折斷面有白色膠絲相連,稍有彈性。
⑶毛杜仲藤樹皮呈卷簡狀或槽狀,厚2-5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無橫向裂紋,皮孔稀疏細小,灰白色,刮去栓皮呈棕紅色。或黃棕色。折斷面有白色膠絲相連,稍有彈性。
顯微鑒別樹皮橫切面:⑴杜仲藤:木栓層細胞10余列,切向壁稍厚,木化,栓內層明顯。皮層窄,有多數石細胞群散在,近栓內層處呈斷續環狀排列,有的胞腔含棕色物;有的石細胞伴有非木化纖維。韌皮部寬廣,有石細胞群和乳汁管散在,有時可見膠質團塊。射線寬1-5列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及細小淀粉粒。
⑵紅杜仲藤木栓細胞10余列。皮層窄,有眾多石細胞群散在,近栓內層1-4列石細胞斷續排列成環帶;纖維數個或數十個成束。韌皮部寬廣,其外側及中部有石細胞群散在。乳汁管眾多,有時可見膠質團塊。射線寬2-6列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及細小淀粉粒。
⑶毛杜仲藤木栓細胞4-10余列。皮層窄,石細胞單個或數個成群散在,或斷續排列成環;纖維束易見。韌皮部寬廣,其外側散有石細胞;乳汁管多見。射線寬1-5列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及細小淀粉粒。
粉末特征:
⑴杜仲藤:紅棕色。
①石細胞多,成群或散在,類矩形、類方形、橢圓形或形狀不規則,長40-90μm,直徑20-60μm,大部分石細胞層紋明顯。纖維狀石細胞長180μm。②草酸鈣方晶多,直徑10-25μm。③淀粉粒多,革粒橢圓形、類圓形、類三角形等,直徑4-15μm,臍點十字形、人字形或裂縫狀。④膠絲長條形,彎曲或扭曲成團狀,直徑30-60μm。⑤乳汁管直徑30-40μm。⑥纖維較少,一種壁薄,另一種壁厚,直徑20-30μm。⑦木栓細胞表面觀呈多角形,直徑15-50μm。⑧篩管側壁篩域少,橢圓形或類圓形。⑨射線寬1-5列細胞。
⑵紅杜仲藤紅棕色。①草酸鈣方晶多,直徑15-30μm。②石細胞淡黃色,呈橢圓形、類方形、類長方形、類三角形或形狀不規則,長30-120μm,直徑15-40μm,孔溝及壁孔明顯,壁厚薄不一,腔大小不等,內常含棕色物。分支狀石細胞,壁厚,層紋明顯,直徑達80μm,纖維狀石細胞長可至225μm。
③膠絲常彎曲或扭曲成團,直徑12-54μm。④乳汁管直徑15-23μm,內常見膠絲。⑤纖維少見,壁厚,直徑15-25μm。⑥篩管側壁篩域小,橢圓形或圓形。⑦木栓細胞表面觀多角形,直徑12-23μm。⑧淀粉粒,多單粒,橢圓形或類圓形;復粒2-3個,直徑4-10μm。⑨射線寬2-6列細胞。
⑶毛杜仲藤紅棕色。①草酸鈣方晶多,直徑15-30μm。②石細胞多,呈橢圓形、類方形、類長方形,長43-110μm,直徑23-45μm,壁孔及孔溝明顯,胞腔較大。③淀粉粒多,直徑4-15μm,單粒,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類三角形,臍點短縫狀。④膠絲長條形,彎曲或扭曲成塊狀,直徑15-40μm。⑤乳汁管直徑35μm。⑥纖維較少,長梭形,壁厚,直徑15μm。⑦篩管側壁篩域較小,橢圓形或長橢圓形。⑧木栓細胞表面觀多角形,直徑15-56μm。⑨射線寬1-5列細胞。
原形態刺果衛矛 藤狀灌木,植株高3-7m。小枝近國柱形,密被細小瘤狀皮孔。單葉對生;葉柄長1-2cm,粗壯;葉片近革質,長圓狀橢圓形、狹長圓形或稀為寬披針形至倒披針形,長8-13cm,寬3-6cm,先端漸尖至稍漸尖,邊緣具疏淺鋸齒,基部模形至寬楔形。
聚傘花序腋生或莖生,二至三回分枝,有花5至多朵,花黃綠色,直徑約8mm,多為4數;雄蕊具明顯花絲。蒴果圓球狀,直徑約1.2cm,棕褐而帶紅色,密生棕紅色軟刺。種子棕紅色,有橙黃色假種皮。花期5-6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1.杜仲藤生于丘林地、山地、山麓、山谷及溪邊的疏林中。
2.毛杜仲藤 生于山谷疏林下或林緣、山間溪旁的灌木叢中。
化學成分毛杜仲藤皮含生物堿、酚類、有機酸、糖類。
【藤杜仲的功效與作用】
藤杜仲的功效
性味①《陸川本草》:"苦澀,微溫。"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微辛,平。"
藤杜仲的作用
①《陸川本草》:"強筋骨,治腰痛。"
②《廣西藥植名錄》:"寬筋活血,消腫,強壯補腰。治小兒麻痹,風濕骨痛,跌打駁骨,肚痛。"
【藤杜仲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