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肉為常用中藥。始載《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別名:桂圓肉、圓肉。
來源:為無患子科常綠喬木植物龍眼的成熟干燥或半干燥的假種皮。栽培品。
產地:主產于廣西、福建、廣東、四川、臺灣等地。
性狀鑒別:本品為囊球形縱裂的扁片塊,多粘結在一起成團塊狀。完整的單一個體攤平呈扁片狀,縱長1.5~2厘米。橫寬4.5~6.3厘米,厚不及1毫米。黃棕色或棕褐色,半透明,一面顯粗糙,有不太明顯的細皺紋,另一面光亮,有細密的縱皺紋。肉質,柔韌而微帶粘性。氣微香,味甜而特殊。
以片大,肉厚,油潤光亮,黃棕色,身干,味甜者為佳。
主要成分:含維生素A、B1等,另含葡萄糖、蔗糖、酒石酸等。
功效與作用:安神、益脾,其作用為鎮靜、健胃、滋養。又體外試驗對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生用。
性味:甘、平。
歸經:入心、脾經。
功能:補心脾,養血安神,益智。
主治:驚悸、健忘、失眠等癥。
臨床應用:主要治療與心血虛有關的神經衰弱,表現有失眠、健忘、驚悸等癥狀,但單用力薄,需配合其他養血藥,方如歸脾湯。輕癥者睡眠欠佳,易興奮,可用龍眼肉配百合煎湯服。
此外,對一些虛證出血,如大小便下血,肺癆咳嗽,痰中帶血,以及對病后體弱者的調補,龍眼肉都有一定幫助。
用量:9~15g,大劑60~60g。
處方舉例:歸脾湯《濟生方》:黃芪9g、白術9g、黨參9g、茯神9g、龍眼肉9g、廣木香1.5g、遠志3g、酸棗仁9g、炙甘草4.5g、生姜4.5g、紅棗15g,水煎服。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7006167號-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