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端穴,在面部,當上唇的尖端,人中溝下端的皮膚與唇的移行部。兌端穴也叫做兌骨穴。此穴位具有緩解鼻塞、鼻出血、牙齦腫痛以及昏厥和癲癇病狀的作用。亦具有清熱賽風的功效。
目錄
1.兌端穴名解
2.兌端穴位置
3.兌端穴的功效與作用
4.兌端穴主治疾病
5.兌端穴的按摩方法
6.兌端穴穴位配伍
【兌端穴名解】
出處:《針灸甲乙經》:“互引,唇吻強,兌端主之。”
別名:兌骨。
穴義:兌者,口也。穴在唇正中之端,故曰兌端。
功用:清熱散風,開竅醒神。
(1)穴名釋義:兌為口;端,指人中溝唇端,穴在唇上端,因而得名。
(2)別名:兌骨、唇上端、壯骨。
(3)現代應用:昏迷、昏厥、癲癇、癔病、鼻塞、鼻炎、鼻息肉、口腔炎、齒齦炎、口瘡、糖尿病。
【兌端穴位置】
正坐仰靠,于人中溝下端之紅唇與皮膚移行處取穴。
兌端穴位于面部,上唇結節的中點。正坐仰靠取穴。
穴位解剖
在口輪匝肌中;有上唇動、靜脈;布有面神經頰支及眶下神經分支。
兌端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口輪匝肌。布有眶下神經的分支和上唇動、靜脈。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口輪匝肌。
布有面神經頰支、眶下神經分支及上唇動、靜脈。
【兌端穴的功效與作用】
兌端穴的功效與作用
緩解治療鼻塞、鼻出血、鼻炎、齒齦痛、昏厥、癲癇等病癥。
功效:清熱散風,開竅提神。
【兌端穴主治疾病】
兌端穴主要用于口唇及神志疾患等:如口噤鼓頷、口唇動、口瘡、口臭、齒齦腫痛、消渴、鼻炎、暈厥、癲疾、狂癥、癔病及遺尿等。
兌端穴主治癲狂,口唇動,齒齦痛,鼻塞,鼻出血;以及口腔炎,鼻炎,癲癇,暈厥等。
治口歪唇緊,齒齦痛,口臭,鼻塞;癲疾,消渴,昏厥。面神經麻痹,癔病,糖尿病。
【兌端穴按摩手法】
用指尖點壓兌端穴后輕輕劃圈按揉,可以刺激唇部周邊皮膚的運動,令雙唇緊致平滑,唇紋淡化。
【兌端穴穴位配伍】
兌端穴配本神:主治癲疾嘔沫;
兌端配耳門:主治上齒齲;
兌端穴配目窗、正營、耳門:主治唇吻強閉不開;
兌端穴配風府穴:治頸項急,不得顧;
兌端穴配承漿穴:治口臭難近;
兌端穴配上關穴、大迎穴、翳風穴:治口噤不開;
兌端穴配目窗穴、正營穴、耳門穴:緩解治療唇吻強,止齒齲痛;
兌端穴配本神穴:緩解治療癲癇嘔沫。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