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津穴,中醫針灸穴位之一,隸屬奇穴。在口腔內,當舌系帶兩側靜脈上,左為金津,右為玉液。金津穴的作用可以清瀉熱邪,生津止渴。
目錄
1.金津穴名解
2.金津穴位置
3.金津穴功效與作用
4.按摩金津穴的好處
5.金津穴穴位配伍
【金津穴名解】
津,指唾液;金,比喻貴重。穴位在左舌下腺開口近處,唾液進入口腔之重要部位,故名金津。
本穴《內經》,《醫經小學》定名金津。
【金津穴位置】
1、取穴方法
患者正坐位,張口時,金津穴在口腔內,當舌下系帶左側的靜脈上。
2、穴位解剖:
穴下有粘膜、粘膜下組織和舌肌。分布有下頜神經的頜神經和面神經鼓索的神經纖維及舌動脈的分支舌深動脈,舌靜脈的屬支舌深靜脈。在頦舌肌及基突舌肌中;有舌靜脈及舌下神經和舌神經。
【金津穴功效與作用】
金津穴的作用可以清瀉熱邪,生津止渴。治重舌腫脹,難言,黃疸,口舌生瘡,喉咽諸熱,嘔吐,急腹痛,中風后遺癥,頑固性嘔吐。
主治病癥:
1、急性扁挑體炎,口腔潰瘍,舌炎,咽炎。2、消渴。
【按摩金津穴的好處】
按摩金津穴的作用
可以清瀉熱邪,生津止渴。治重舌腫脹,難言,黃疸,口舌生瘡,喉咽諸熱,嘔吐,急腹痛,中風后遺癥,頑固性嘔吐。
金津穴的取穴方法
患者正坐位,張口時,金津穴在口腔內,當舌下系帶左側的靜脈上。
【金津穴穴位配伍】
1、中風語蹇:金津玉液穴(點刺出血)、聚泉穴或廉泉穴(深刺至舌根)、風池穴、曲池穴、內關穴、足三里穴、太沖穴等。
2、糖尿病所致口渴:金津玉液穴(點刺出血)、內關穴、少府穴、魚際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氣海穴、命門穴、身柱穴、背俞穴等,分組隔姜艾炷灸。
3、慢性口腔潰瘍:金津玉液穴(點刺出血)、三陰交穴、足三里穴(平補平瀉)、潰瘍周圍(點刺)。
4、急腹痛:金津穴、玉液穴。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