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由于身體免疫力低下,而且抵抗力弱,很容易出現腹瀉的癥狀,而要想對癥下藥,首先得弄清楚腹瀉的類型有哪些,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寶寶腹瀉的類型吧!
寶寶腹瀉的原因
小兒因為臟腑還比較弱,抵御外邪能力較差,容易被外邪侵襲,受風寒暑熱之邪與濕邪相合引起腹瀉,尤其以夏秋之際的暑濕常見。
腹瀉中以寒濕和傷食瀉常見,一個以補為主,一個以通為主。再一個是內傷飲食,喂養不當,饑飽無度,或突然改變食物性質,或油膩生冷吃到太多,導致脾胃損傷。
還有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通常是先天不足或后天喂養不當,損傷脾胃。也有因病久遷延不愈造成的脾胃虛弱。
六個月以內的小孩會有生理性腹瀉,就是出生后不久到六個月以內會有大便次數較多,但一般食欲會比較好,不影響生長發育,體重也不會減輕,這種等到添加輔食以后大便就會正常。
寶寶腹瀉的類型
寒濕瀉: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腸鳴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長、苔白異、指紋色紅。
濕熱瀉:大便蛋花樣或者稀水樣,有的會有黏液或者黃褐色,有腥臭氣味,會伴有腹痛,泄瀉以后腹痛減輕,一般比較急迫。身有微熱并且口渴煩躁、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指紋色紫。
傷食瀉:大便稀長,夾有奶瓣或者不消化的食物殘渣,腹痛腹脹,瀉前哭鬧,瀉后痛減,大便酸臭量多,矢氣頻頻,臭穢,或伴嘔吐酸餿。苔厚膩或黃垢,指紋色紫。
脾虛瀉:就瀉不愈,食后即瀉,久瀉不止,或反復發作,時輕時重;面色萎黃、形體消瘦、食欲不振、大便浠溏,夾有奶瓣或不消化的食物,舌淡苔薄。若瀉久不愈,會損傷腎陽,會面色黃白,大便水樣、次數增多,舌淡苔白,四肢厥冷,脈無力。
不同類型腹瀉的治療方法
1.寒濕瀉
以溫中散寒,化濕止瀉為主。主要補脾、推三關,補大腸,揉外勞宮,揉脊,推上七節骨,揉龜尾,按揉足三里。
2.濕熱瀉
主要以清熱利濕,調中止瀉為主。清脾經,清胃經,清大腸,清小腸,退六腑,揉天樞,揉龜尾。
3.傷食瀉
以消食導滯,和中助運為主。補脾,清大腸,揉板門,運內八卦,清胃,揉中脘,揉天樞,揉龜尾。
4.脾虛瀉
健脾益氣,溫陽止瀉,補脾、補大腸,推三關、推上七節骨、揉龜尾、捏脊。其中寒濕、體虛、腎虛引起的泄瀉,可以結合艾灸。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