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以后,氣溫驟降,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的感覺,即使穿的很暖,蓋的很厚也無法得到緩解,那么怎么緩解手腳冰涼的現癥狀呢?其實我們的身體有很多穴位可以緩解手腳冰涼,只需你按照以下方法按摩即可。
1、陽池穴
取穴:陽池穴位于我們手背的手腕之上,位置正好在手背間骨的集合部位。將手背盡量往上翹起,在手腕上會出現幾道皺褶,在靠近手背那一側的皺褶上進行按壓,在中心處會找到一個壓痛點,這個點就是陽池穴了。
做法:刺激陽池穴,要慢慢地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現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壓這只手上的陽池穴。
功效:手腳冰涼也可能是氣虛、氣滯、陽氣不足所致,即中醫所說的“陽虛”。陽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按揉之可暢通血液循環,溫和身體。
2、涌泉穴
取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
做法: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熱感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接著揉搓各腳趾100下。手腳冰涼的女性需每晚睡前按此穴,堅持下去可有效改善。若在熱水泡腳時按此穴效果更佳。
功效:手腳冰涼是陽氣不足,涌泉穴乃腎經的起點穴位,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補腎壯陽、強筋壯骨,堅持按此穴會促使手腳冰涼癥狀減輕。還可治療失眠、高血壓等癥狀。
3、大椎穴
取穴:低頭時,摸到頸后最突起的高骨,在這塊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
做法:有手腳冰涼癥狀的女性朋友不妨每次洗澡時先用熱水沖大椎穴10分鐘左右,直到穴位處皮膚泛紅—這就起到了類似溫灸的作用,整個頭頸后背乃至全身皆覺得酷熱時,再停歇,沐浴后注意保暖,好好睡上一覺;或者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10分鐘,使得穴位處覺得酸脹發熱即可。
功效:大椎是調節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溫灸大椎穴可以通絡散寒,這也是緩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
4、足三里
取穴:足三里穴位于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做法:每次可拍打“足三里”100下,每日2次。
功效:足三里有幫助手腳微血管擴張,舒筋活血,改善手腳冰涼癥狀的作用。
5、氣沖穴
取穴: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位于大腿根里側,此穴下有一根跳動的動脈,即腹股溝動脈處。
做法:在按摩時,先按揉氣沖穴,然后按揉跳動的動脈處,一松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佳。
功效:對促進腿部血液循環、溫暖手足有益。
手腳冰涼的最佳食材——桂圓
桂圓是益智果,能養心安神,緩解健忘、失眠,并且有一定暖身效果,特別適合體質偏寒、容易手腳冰冷、晚上難入眠的人食用。但要提醒虛火旺和熱性體質的人,最好少吃桂圓。中醫認為,紅豆能補氣血,和桂圓一起搭配煮湯,暖身效果更好。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