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樹根的簡介】
巴豆樹根,灌木或小喬木,高2-10m。幼枝綠色,被稀疏星狀毛,老枝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2-6cm;托葉線形,長2-4mm,早落;葉膜質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5-15cm,寬2.5-8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近葉柄處有2枚無柄的杯狀腺體,葉緣有疏淺鋸齒,齒尖常具小腺體,幼時兩面均有稀疏星狀毛,后變無毛或在下面被極少數星狀毛,干時呈淡黃色。主治胃痛;寒濕痹痛;牙痛;外傷腫痛;癰疽疔瘡;毒蛇咬傷。
藥材名稱 巴豆樹根
拼音 Bā Dòu Shù Gēn
別名 大葉雙眼龍根、擋蛇劍、獨行千里(《嶺南草藥志》)。
出處 《綱目》
來源 巴豆樹根,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根莖,植物形態詳"巴豆"條。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性味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溫,有毒。"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煎水浸,浸酒擦或研末調敷。內服:煎湯,1~2錢。
【巴豆樹根的功效與作用】
巴豆樹根主治治癰疽,疔瘡,跌打損傷,蛇傷,風濕痹痛,胃痛。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溫中散寒,祛風消腫。"
【巴豆樹根的圖片】
【巴豆樹根的復方】
①治癰疽發背,腦疽,鬢疽:巴豆樹根,洗,搗敷患處,留頭。(《楊誠經驗方》)
②治蛇頭纏指:巴豆樹根煎水浸患處。
③治跌打:巴豆樹根一兩,浸酒一斤,擦患處。
④治毒蛇咬傷:巴豆樹根一兩,入地金牛五錢,三角草二錢五分。共為末,酒調敷患處。(②方以下出《嶺南草藥志》)
⑤治風濕性腰腿痛,胃寒痛:巴豆根一至二錢,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