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根白皮的簡介】
柏根白皮為楝科植物香椿樹皮或根皮的韌皮部或柏科植物側柏已去掉栓皮的根皮,具有 除熱、燥濕、澀腸、止血、殺蟲等功效。
藥材名稱柏根白皮
拼音名Bǎi Gēn Bái Pí
別名柏皮、柏白皮
界植物界
科楝科、柏科等
種香椿樹、側柏已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藥材基源:柏根白皮為柏科植物側柏巳去掉栓皮的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Thujaorientalis L.;Biota orientalis(L.)Endl.]
采收和儲藏:冬季采挖,洗凈,趁新鮮時刮去栓皮,縱向剖開,以木槌輕擊,使皮部與木心分離,剝取白皮,曬干。
原形態柏根白皮,常綠喬木,高達20m,胸徑可達1m。樹皮薄,淺灰褐色,縱裂成條片。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葉鱗形,交互對生,長1-3mm,先端微鈍,位于小枝上下兩面之葉露出部分倒卵狀菱形或斜方形,兩側的葉折覆著上下之葉的基部兩側,呈龍骨狀。葉背中部均有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單生于短枝頂端;雄球花黃色,卵圓形,長約2mm。球果當年成熟,卵圓形,長1.5-2cm,熟前肉質,藍綠色,被白粉;熟后木質,張開,紅褐色;種鱗4對,扁平,背部近先端有反曲的尖頭,中部種鱗各有種子1-2顆。種子卵圓形或長卵形,長4-6mm,灰褐色或紫褐色,無翅或有棱脊,種臍大而明顯?;ㄆ?-4月,球果9-11月成熟。
生態環境:柏根白皮生于濕潤肥沃地,石灰巖石地也有生長。
資源分布:柏根白皮分布于東北南部,經華北向南過廣東、廣西北部,西至陜西、甘肅、西南至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性味苦;性平。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入豬油或犬油內煎枯去渣,涂搽。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
【柏根白皮的功效與作用】
柏根白皮主治涼血;解毒;斂瘡;生發。。主燙傷;灸瘡;瘡瘍潰爛;毛發脫落。
《別錄》:主火灼爛瘡,長毛發。
【柏根白皮的圖片】
【柏根白皮的復方】
?、僦螣嵊妥苽喊匕灼?,以臘豬脂煎油涂瘡上。(《肘后方》)
②治火燙傷:鮮側柏根白皮,狗油六兩,煎枯去渣,外涂。(《常用中草藥配方》)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