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澀澀,中藥名,為玄參種植物小婆婆納果實中有蟲癭的全草。分布于東北、西北、西南及湖北、湖南。具有活血散瘀,止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創傷出血,口瘡,燙火傷。
【藥材名稱】
中文名:地澀澀
拼音:Dì Sè Sè
英文名:Herb of Thymeleaf Speed welt
地澀澀的別名:蕎皮草、仙桃草、小對經草。
【藥材基源】
地澀澀為玄參科植物小婆婆納帶蟲癭的全草。
【性味歸經】
地澀澀味甘;苦;澀;性平。歸肝經。
①《陜西中草藥》:"味甘苦澀,性平。"
?、凇蛾兾鞑菟帯罚?quot;味酸澀,性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地澀澀3-9g;浸酒或研末。外用:地澀澀鮮品適量,搗敷。
【地澀澀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地澀澀具有活血散瘀,止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創傷出血,口瘡,燙火傷。
①《陜西中草藥》:"活血散瘀,止血,解毒。治跌打損傷,內有瘀血,外傷出血,月經不調,蛇咬傷。"
?、凇蛾兾鞑菟帯罚?quot;收斂,止血,消炎。治湯火傷,口瘡,頑瘡。"
【地澀澀的原植物形態】
小婆婆納,多年生草本,高10-30cm。莖下部匍匐生根,中上部的直立,通常叢生,被柔毛。
葉對生;無柄,有時下部的有極短的柄;葉片卵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長8-25mm,寬7-15mm,兩端鈍圓,全緣或具微鈍齒,光滑,3-5出脈。
總狀花序頂生,細長,花多,單生或復出,果期延長達20cm,花序各部分均被多細胞柔毛;花萼4深裂,裂片長卵形,長約3mm,邊緣有腺柔毛;
花冠藍色、紫色或紫紅色,長約4mm,輻狀,筒部極短,4裂,前面1裂片長卵形,喉部無毛。
蒴果近腎形或腎狀倒心形,長2-3mm,寬4-5mm,基部圓形或平截,邊緣有一圈多細胞腺毛,花柱長約2.5mm?;ㄆ?-6月。
【生境分布】
地澀澀生于海拔3500的山坡、草地及濕草甸上。分布于東北、西北、西南及湖北、湖南。
【采收儲藏】
地澀澀在6-7月采收果實中有蟲癭的全草,蒸后曬干或鮮用。
【藥理作用】
地澀澀含桃葉珊瑚甙,此成分有瀉下作用,服藥6h起效,ED50為0.39g/kg,并有促進尿酸排泄作用。
【地澀澀的附方應用】
地澀澀治跌打損傷,內有瘀血,內出血:仙槐草果一兩。研粉,每次一至二錢,白酒沖服。(《陜西中草藥》)
【地澀澀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