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各種各樣的減肥方法漫天飛,減肥的效果,關鍵在于有沒有選對適合自己的減肥方法,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下老中醫的六種減肥方法。
1.化濕法
用于因為脾胃功能不健全,使聚集身體的濕氣、廢物不容易得到利用或排除而積存于肌膚致成為肥胖者所謂的脾虛濕阻型。此類病人體態肥胖臃腫常會感到腹部滿脹,頭暈,面色萎黃,倦怠乏力,下肢浮腫,大便塘稀,舌苔白膩,脈儒而細滑。本型多見于中、老年肥胖病人,尤以婦女為多見。
當長期飲食不當而損了脾胃的功能,加之中年以后身體機能漸漸趨于減退,代謝功能也逐漸低下,脾胃運化功能失常,致使人體臃腫。
治則:健脾氣,利濕化濁。
處方:代表的傳統中藥方劑如澤瀉湯、二術四苓湯、防己黃蓍湯等,參苓白術散合清消飲加減。
2.袪痰法
用于痰濁肥胖者,此類患者,食欲特別好,美食主義者,平時應酬飲酒多,體重乏力,嗜睡懶動,伴有眩暈,胸悶,或婦女不孕,閉經,舌苔膩或黃膩,脈弦滑所謂的痰濁中阻型。古人有“肥人多痰”之說。此型多因過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濕熱內生,濕為熱蒸,煉液為痰,痰濁阻滯脈絡,絡脈不通,膏脂瘀積,形體肥胖。
治則:理脾化痰。
處方:輕者用二陳湯合澤瀉湯、三子養親湯加減。陳皮、半夏、伏苓、菖蒲、遠志、澤瀉、冬瓜皮。重者用控涎丹、導痰湯等。
3.利水法
用于脾虛濕阻型肥胖者腹脹,下肢浮腫甚則全身皆腫,小便不利,苔白薄質淡,脈沉緩。有微利與推逐之分。微利用五皮飲、導水伏苓湯、小分清飲,嚴重的用舟車丸、十棗湯之類。代表性方藥有:五皮飲(桑白皮、橘皮、生薑皮、大腹皮、赤伏苓皮);五苓散(澤瀉、伏苓、豬苓、白術、桂枝);導水伏苓湯(赤伏苓、麥門冬、澤瀉、白術、桑白皮、紫蘇、木瓜、大腹皮、陳皮、砂仁、木香);七皮飲(大腹皮、陳皮、伏苓皮、生薑皮、青皮、地骨皮、甘草皮);以上藥煎水服用,以利濕消,理氣健脾。
中醫減肥的方法還有有哪些 。
4.通腑法
以輕度軟便為主。多運用于喜好吃肥膩厚味或油炸所致肥胖者。此類病人大多屬于中廣型肥胖,多食,很容易肚子餓,面紅怕熱,口干思飲,大腹便便,大便容易便秘或干結,不喜運動,一動就喘,舌苔黃厚膩。此型多見于青少年、孕婦及產后發胖者所謂胃腑積熱型。
中醫認為:脾胃為倉廩之官,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納之物經胃內腐熱,其精華部分由脾運化輸布至五臟六腑、經絡、四肢百胲,來營養全身。如果由于進食過多,所食之水谷化生精微亦多,脾氣運化輸布精微物質的負擔過多,超過脾氣的運化功能。這不是因為脾氣不足,而是一種超負荷的表現,這裡稱為“滯脾”。結果不能被脾氣輸布的精微物質瘀積于體內,化為膏脂,而形成肥胖。
治則:清胃瀉熱,通腑化滯。
處方:可選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或單味大黃片,小承氣湯合清通飲加減。
5.消導法
用于食欲亢進型肥胖者。此類病人看什么食物都很有胃口而且食量偏大,肥胖懶得動,腹滿、積食、肌膚肥嫩,面紅舌燥,苔白或黃,脈滑實。
本治法代表方劑有:保和丸(山楂、神曲、麥芽、半夏、伏苓、陳皮、連翹、萊菔子);織實導滯丸(大黃、織實、神曲、伏苓、黃連、黃芩、白術、澤瀉);三仙飲(山楂、神曲、麥芽),以上方劑均用于消食導滯消肥化積。一般消肉積用山楂,消面積用神曲,消食積用麥芽。合而稱為三仙飲,對營養過剩性肥胖有一定效果。
6.疏肝利膽法
用于肥胖兼有肝郁氣滯〈志不得伸,郁卒型〉或血瘀等癥。癥見肥胖兼有兩脅脹痛、個性急躁易怒、頭痛口苦、目黃厭油膩、常常感到眩暈感、倦怠、腹脹、舌苔黃而舌質紅、脈象弦所謂肝郁氣滯型。
治則:疏肝理氣,清熱降火。
處方:常選用疏肝飲、溫膽湯、疏肝飲(柴胡、郁金、薑黃、薄荷)、消脹散(砂仁、萊菔子)、逍遙散(丸)等加減。
以上方藥煎水服用,以滋陰清熱、潤腸通便。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