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醫學講究的是藥食同源,即中藥和食物的來源是相同的,而藥材和食物的區別就是有些東西只能用來治病,就稱為藥物,而有些東西只能作飲食之用,就稱為飲食物。但在兩者中間有一部分東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樣也能當作飲食之用,叫做藥食兩用。
一、解表藥
作用:治療表證為主。
藥食兩用的藥物:
1.辛溫解表藥:姜(生姜、干 姜)、紫蘇、紫蘇籽、白芷、香薷。
2.辛涼解表藥:葛根、菊花、 桑葉、薄荷、淡豆豉、牛蒡子。
二、化痰、止咳平喘藥
作用:化痰藥以祛痰或消痰作用為主;止咳平喘藥是能緩和或制止咳 嗽喘息的藥。
藥食兩用的藥物:
1.清化熱痰藥:昆布、海藻、 胖大海、蘆根。
2.止咳平喘藥:杏仁(甜)、桔 梗、白果、羅漢果、黃芥子。
三、清熱藥
作用:治療里熱證為主。
藥食兩用的藥物:
1.清熱瀉火藥:決明子、淡 竹葉。
2.清熱解毒藥:金銀花、蒲公 英、魚腥草、馬齒莧、青果、菊苣。
3.清熱燥濕藥:梔子。
四、溫里藥
作用:治療里寒證為主。
藥食兩用的藥物:干姜、丁香、 小茴香、高良姜、肉桂、花椒。
五、祛風濕藥
作用:治療風濕痹證為主。
藥食兩用的藥物:木瓜、烏梢 蛇、蝮蛇、黑胡椒。
六、芳香化濕藥
作用:治療脾為濕困證。
藥食兩用的藥物:廣藿香、 砂仁。
七、利水滲濕藥
作用:治療水濕內停病證為主。
藥食兩用的藥物:茯苓、薏苡仁、 赤小豆、枳椇子、冬瓜皮。
八、理氣藥
作用:治療氣滯或氣逆證。
藥食兩用的藥物:橘皮、刀豆、 橘紅、香櫞、代代花、薤白、佛手、 八角茴香。
九、理血藥
作用:治療各種出血病證。
藥食兩用的藥物:
1.止血藥:小薊、槐花、槐米、 鮮白茅根、薺菜。
2.活血化瘀藥:桃仁。
十、安神藥
作用:以鎮靜安神為主要功效。 藥食兩用的藥物:
1.養心安神藥:酸棗仁。
2.平肝息風藥:牡蠣.
十一、補養藥
作用:補氣、助陽、養血和滋陰。
藥食兩用的藥物:
1.補氣藥:山藥、甘草、黃精、 大棗、白扁豆、白扁豆花、沙棘、 蜂蜜、棗(酸棗、黑棗)。
2.補血藥:阿膠、龍眼肉(桂 圓)。
3.補陰藥:玉竹、百合、枸杞 子、桑葚、黑芝麻。
4.助陽藥:益智仁、胡桃肉。
十二、固澀藥
作用:治療各種滑脫病證。
藥食兩用的藥物:覆盆子、蓮子、芡實、肉豆蔻、烏梅。
十三、消導藥
作用:消化飲食.導除積滯。
藥食兩用的藥物:山楂、雞內 金、萊菔子、麥芽。
十四、瀉下藥
作用:能引起腹瀉,或潤滑大 腸.促進排便。
藥食兩用的藥物:火麻仁、郁 李仁。
十五、驅蟲藥
作用:驅除或殺滅人體內寄生 蟲.治療蟲證為主。
藥食兩用的藥物:榧子、南瓜 子、大蒜。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