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門穴,經穴名,別名喑門,舌厭,舌橫等,屬督脈,位于項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0.5寸,第一頸椎下。具有散風熄風、開竅醒神的功效,主治頭重、頭痛、失眠、精神煩躁、鼻出血、嘔吐不止、癲癇、癱瘓等。
目錄
1.啞門穴名解
2.啞門穴位置
3.啞門穴的功效與作用
4.啞門穴主治疾病
5.啞門穴的按摩方法
6.啞門穴穴位配伍
【啞門穴名解】
1.啞門
啞,發不出聲也,此指陽氣在此開始衰敗。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督陽氣在此散熱冷縮。
2.舌厭
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軟自如是因為陽氣充盛使然也。厭,厭惡也。舌厭名意指督脈的陽氣在此散熱冷縮為舌所厭惡。
3.橫舌
橫,橫向也。舌,口中之舌也。橫舌名意指穴內陽氣充盛則舌能活動自如。舌黃名意與橫舌同,黃通橫。
【啞門穴位置】
1.標準定位
啞門穴在項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0.5寸,第一頸椎下。
2.取穴方法
正坐,頭稍前傾,于后正中線,入發際0.5寸之凹陷中取穴。
快速取穴:沿脊柱向上,入后發際上半橫指處即是啞門穴。
3.穴位解剖
啞門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左右斜方肌之間,頸韌帶(左、右頭半棘肌之間)。淺層有第三枕神經和皮下靜脈。
啞門穴圖片
【啞門穴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啞門穴具有散風熄風、開竅醒神的功效,主治頭重、頭痛、頑固性頭痛、失眠、精神煩躁、鼻出血、嘔吐不止、癲癇、癱瘓等。
啞門穴是督脈與陽維脈的交會穴,又為回陽九針穴之一,故可治療喑啞、失語、神志病和督脈循行所過部位的病證,是主治喑啞、失語的常用穴。
啞門穴具有通竅醒神的作用,故以治療失語、癲狂、癇證為主。聲音嘶啞可由過度發音、聲帶息肉,聲帶小結,慢性喉炎等引起。而啞門穴對此有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刺激啞門穴可以有效緩解舌緩不語、音啞、頭重、頭痛、頸項強急、脊強反折、癔病、衄血、嘔吐等疾患。長期按摩這個穴位,對失眠、精神煩躁、癱瘓也具有明顯療效。
【啞門穴主治疾病】
啞門穴主要治療口舌、頭項、神志疾患等:如音啞、重舌、言語澀滯、舌緩不語、咽喉腫痛、頭風頭痛、頸項強急、項后痛、脊強反折及癲癇、癔病、精神分裂癥、中風、腦性癱瘓、大腦發育不全等。
啞門穴主治頭痛,失語,暴喑,喑啞,重舌,舌緩不語,聾啞;癲狂,癇證,瘛疭,癔癥;項強,脊強反折。
啞門穴主治暴瘖,失語,頭痛,項強,脊強反折,聾啞,癲癇,以及精神分裂癥,癔病,大腦發育不全,腦性癱瘓等。
啞門穴圖片
【啞門穴的按摩方法】
1.按摩
以俯臥的姿勢由他人幫忙按摩,按摩者以拇指向下用力按壓。
2.針刺
取正坐位,頭微前傾,向下頜方向緩慢刺入0-5~1.0寸。此穴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傷及延髓。
3.艾灸
直接灸3~7壯,溫和灸5~10分鐘。
【啞門穴穴位配伍】
啞門穴配人中、后溪治癲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