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是我國的傳統醫學,中醫養生強調的是從整體出發.認為人的身體的各個部分都是相互聯系的,“牽一發而動全身”,身體的局部與其他部分密切相關。
所以.養生不僅僅是單一的養,要從鎮體來觀察。另 外.中醫在外養的同時還強調“內治”,認為要想達到養生的最高境界, 必須從身體的內部和外部綜合的進行調節.系統的進行滋養。中醫養生的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總體看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養心、養性、養病。本書稱“養心、養性、養病”為三養原則.“三養”如同鼎立之三足.形成了中醫養生的主干。
(一)養心
按照中醫科學的認識和解釋來說.根據臟象、經絡學說.人體“五臟”之一的心.其功能作用,歸納概括說來是:心主血脈。指心與血脈有密切關系。血液循環運行.主要韶心氣(營養物質)的推動。對此,《黃 帝內經·家間》里有記載:“心主身之血脈。”
心藏神.這里說的所謂“神”.是指精神愈識和思維活動。因此.“五 臟”中的心.其含義中則還包括具有腦的功能.并認為“心主血脈”與 “改神”的作用是相互聯系的。
(二)養性
養生不可盲目“胡子周毛一起抓”,更不可本末倒置.養生也有主有 次.需要抓重點。在中醫學看來.養生的要求中很關健的一點是養性。養 性就是滋養精力、氣血、性情,毫不夸張地說,養性就是頤養精氣、血脈、性情。
(三)養病
“人食五谷,安能無病?”病癥與養生是永祖對立而相互存在的。人的一生不可能沒有病。養生也就是在防病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養病是中醫養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的養病包含的內容十分豐畜。中醫的主導思想是防病先于治病。抱樸子曰:“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并具體比喻道:“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知治身則能治國也。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惜其氣。所以全其身.民徽則國亡.氣竭則身死。”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