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帶來無窮樂趣,越來越多的人在運動中鍛煉身體、陶冶情操、 張揚個性、展示自我。運動可以增進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壽,但運動也常伴有運動性損傷、運動性疾病,甚至運動碎死的 發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運動本身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人們受益匪淺,運用得不當,適得其反。通常運動中會出現以下幾種傷痛。
1.水泡
腳上的水泡實際上指的是摩擦的熱量導致的輕度燒傷。穿優質合腳的鞋子或沒有后跟的筒襪可以防止或減少水泡的產生。
處理方法:當水泡開始出現時,用綁帶包住皮膚,如果情況更嚴重,這時候可以選擇使用消毒的空心針放出積水,涂上殺菌水(如碘伏),包上紗布并用膠布纏好。
2.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韌帶扭傷是較常見的一種運動傷痛,最常見的是踝關節外側韌帶扭傷。踝關節扭傷時,扭傷區疼痛和壓痛嚴重時還會出現腫脹和活動受限。
處理方法:冷敷,加壓 包扎,抬高患肢,哲停運動,24小時后可以進行熱敷和按摩。嚴重的扭傷或懷疑有韌帶撕裂時需要及時求醫。
3.脛骨痛
此病多發生在剛從事跑、跳項目的鍛煉者,或突然增加跑、跳練習的鍛煉者。同時,還會由于場地過硬,跑、跳落地動作不正確而缺乏緩沖,使得小腿受到較大的反作用力沖擊也是引起此病發生的常見原因。
處理方法:適當控制用足尖跑、跳的運動量,但不應停止練習,使下肢在不加重癥狀的情況下,逐步適應過來。與此同時,運動前要做些必要的準備活動,運動后要加強局部按摩。并可在運動后用50℃左右的溫熱水浸浴小腿,每次約0.5小時,對減輕炎癥有較好的效果,嚴重時,去醫院求醫。
4.皮膚擦傷
皮膚擦傷就是皮膚受外力摩擦所致的皮膚出血或組織液滲出。
處理方法:①小面積擦傷。若在表皮擦傷,可用碘酒或碘伏局部涂擦,不需包扎。而在關節及其附近的擦傷,則應首先進行局部消毒后,再涂以消炎軟膏。②較大面積擦傷。首先應以生理鹽水清洗創面,然后局部消毒,最后蓋以消毒凡士林紗布和敷料,并包扎,必要時可加服抗生素預防感染。
5.皮膚撕裂傷
皮膚撕裂傷是指皮膚受外力嚴重摩擦或碰撞所致的皮膚撕裂、出血。
處理方法:輕者,消毒后,以膠布裹合或 用創可貼敷蓋即可,面積較大者,則需要止血縫合和包扎。必要時酌情用破傷風抗毒素1500 -30001U,肌內注射,以免引起破傷風。
6.刺、切傷
刺、切傷是指運動中被尖銳器物刺破或切割所致的傷。
處理方法:同撕裂傷。傷口小而淺者無需縫合,深而寬者縫合后酌用破傷風抗毒素,并用抗生素。
7.運動挫傷
挫傷是指在鈍器直接作用下,人體皮膚或皮膚下組織所受的傷,如運動時相互沖撞、踢打所致的傷。
處理方法:局部休息,限制活動,在24小時內冷敷和加壓包扎,患肢抬高.疼痛明顯者可給去痛片,外敷風濕跌打膏、傷濕止痛膏等。48小時后開始理療和按摩,肢體可開始活動,若有指(趾)甲下血腫,可局部消毒,用火針刺人放血并包扎。必要時可給予抗生素藥物,以預防感染。
8.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是指在外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下,使肌肉過度主動收縮或被動拉長所導致的肌肉纖維損傷或斷裂。常發生于下肢、 肩腫、腰背部和腹直肌等部位。
處理方法:輕者可立即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并加壓包扎。疼痛明顯者,可酌情給予止痛藥。24小時后開始理療和按摩。如肌肉大部分或完全斷裂,應加壓包扎并 立即送往醫院處理。
9.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是在間接外力作用下,使關節發生超常范圍活動,而造成的關節內外側韌帶部分纖維斷裂。常發生于腳跺、膝蓋、手腕、掌指、腰和頸椎關節部位。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在運動中最常見。
處理方法:躁關節扭傷后應立即停止運動,進行躁關節制動,并要加壓包扎和冷敷,冷敷冰袋或冰塊,但是不可以直接接觸皮膚,以免凍傷。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