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氣寒冷,很多人常常會覺得胃部發涼發痛,尤其是腹部受寒以后會更加難受,這很有可能是“胃寒”的癥狀。那么胃寒患者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冬季養胃原則
1、少食咸,多食苦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咸,心主苦,當咸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加旺盛,從而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咸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功能。
2、多溫熱少寒涼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之陽氣。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后,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損害人體健康。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松軟。
3、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
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可以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的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于新鮮水果和蔬菜。此外,冬天多吃點辣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進食欲。
4、進補前先引補
進補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所以要做好引補。比如食用性質溫和的花生紅棗湯、生姜燉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好選擇。小麥粥可以養心除煩,芝麻粥可以益精養陰,蘿卜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養胃。
推薦胃寒食療方
方一:紫蘇生姜紅棗湯
原料:鮮紫蘇葉10克,生姜3塊, 紅棗15克。
做法:將紅棗放在清水里洗凈,然后去掉棗核,再把姜切成片;將鮮紫蘇葉切成絲、姜片、紅棗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砂鍋里用大火煮,鍋開以后改用文火燉30分鐘;30分鐘之后,要將紫蘇葉、紅棗和姜片都撈出來,然后再把棗挑出來放回鍋里繼續用文火煮15分鐘,15分種之后,湯就做好了。
功效: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氣。
方二:白胡椒煲豬肚湯
原料:豬肚1個、白胡椒15克、鹽少許。
做法:白胡椒放入紗布中,用錘子捶打成碎末;豬肚用鹽和生粉反復沖洗數次,放入沸水中氽燙1分鐘,撈起瀝干水;把白胡椒放入豬肚內,將豬肚的首尾用線扎緊,注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時;加入少許鹽調味便可。
功效:用于治療胃寒,心腹冷痛,因受寒而消化不良等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