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胸是指全血積存在胸腔內,又稱胸膜腔積血,胸腔積血。最常見的原因是創傷或外科手術。內科常見于膿胸和結核感染,還有胸膜或肺內腫瘤、凝血機制障礙等。
目錄
1.發病原因
2.癥狀表現
3.臨床檢查
4.診斷方法
5.鑒別診斷
6.并發癥
7.治療方法
8.護理原則
【發病原因】
根據血胸發生的原因和機制不同,可將血胸分為創傷性血胸和非創傷性血胸。絕大多數血胸是因穿透性或鈍性胸部創傷引起。
胸壁、肺、胸內大血管或心臟的穿透傷或鈍性傷均可引起胸膜腔內積血稱創傷性血胸,同時存在氣胸時稱創傷性血氣胸。非創傷性血胸又稱自發性血胸,患者無外傷史,有時可有咳嗽、腹壓增加、負重、疲勞、運動、突然變換體位等誘因。
非創傷性血胸很少見,可繼發于胸部或全身性疾病,極少數找不到明確的引起出血的原因。按其病因分為特發性血胸、感染性血胸、子宮內膜異位也可引起血胸、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胸。
【癥狀表現】
血胸因胸腔內積血的量、速度、病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小量血胸(少于500ml)無明顯臨床癥狀,胸片示肋膈角消失。中等量血胸(不超過1000ml)和大量血胸(超過1000ml),尤其是急性失血,可以出現面色蒼白、脈搏細速、呼吸急促、血壓逐步下降等低血容量休克癥狀。
休克時表現為脈搏快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當并發感染時,則出現高熱、寒戰、疲乏、出汗等癥狀。
【臨床檢查】
1.血常規
大出血患者的外周血紅細胞明顯下降,血紅蛋白也明顯下降。
2.X線胸片
積血量小于200ml時,X線也難作出診斷。積血量大于500ml時,肋膈角變鈍,合并氣胸時可見肋膈角區有液平面。臥位攝片常被遺漏,應行直立位攝片,并定時(損傷后6、24小時)做X線隨訪。
積血量在1000ml左右時,積液陰影達到肩胛下角平面。積血量超過1500ml時,積液陰影超過肺門水平,甚至顯示為全胸大片致密陰影和縱隔移位。
3.超聲檢查
可見液平段。胸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時則可確定診斷。在凝固性血胸時不易抽出血液或抽出量很少。內出血癥狀加重,X線示積液量增多。臨床癥狀嚴重時,根據物理檢查,直接先作胸腔穿刺來確立診斷,而不必等待或根本不能先作X線胸片檢查。
【診斷方法】
有胸部創傷史(包括醫源性所致),自發性血胸有咳嗽、腹壓增加、負重、疲勞、運動、突然變換體位等誘因,有相應臨床表現和胸片檢查結果,一般可做出診斷。胸腔穿刺可明確診斷。
【鑒別診斷】
血胸應與氣胸、血氣胸、橫膈破裂、陳舊性胸腔積液、創傷性乳糜胸等相鑒別。
【并發癥】
并發氣胸和血氣胸。血胸若不及時處理,隨著它的發展會導致出現呼吸困難、休克、胸腔感染、凝固性血胸等并發癥。休克時常常表現為脈搏快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當并發感染時,則出現高熱、寒戰、疲乏、出汗等癥狀。
【治療方法】
1.非進行性血胸
小量血胸可自然吸收,不需穿刺抽吸。若積血量較多,應早期進行胸膜腔穿刺,抽除積血,促使肺膨脹,以改善呼吸功能。在抽血完畢拔針前,于胸膜腔內注入抗生素,如阿米卡星0.2g,慶大霉素膜腔引流術有助于觀察有無進行性出血。
2.進行性血胸 首先輸入足量血液,以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須及時剖腩探查,尋找出血部位。如為肋間血管或胸痹內血管破裂,予以縫扎止血。肺破裂出血,—般只需縫合止血。如肺組織嚴重損傷,剛需作部分肺切除術或肺葉切除術。大血管破裂,往注修補裂口困難,多需作人造血管移植術。
3.凝固性血胸 最好在出血停止后數日內削胸,清除積血和血塊,以防感染或機化。對機化血塊.亦以在傷情穩定后早期進行血塊和纖維組織剝除術為宜。至于血胸并發感染,應按膿胸處理。
血胸數量很少,例如常見的肋骨骨折并發的血胸能迅速被吸收而不殘留后遺癥,無需特殊處理。
胸膜腔進行性出血,血胸已在胸膜腔內凝成血塊不能抽除,胸壁開放性損傷或胸內器官破裂等情況,則應在輸血補液等抗休克治療開始后,施行剖胸探查術,清除血塊和積血,尋找出血來源。
胸內器官創傷者,一般病情嚴重,需緊急救治。對凝固性血胸亦可于胸膜腔注入鏈激酶(10萬u)或鏈球菌脫氧核糖核酸酶(2.5萬u)等纖維蛋白溶解酶,但藥物副反應大,價格昂貴,療效欠滿意,現已較少應 用。
血胸并發胸膜腔感染者,按膿胸進行治療。
【血胸應該如何護理?】
1.防治胸部外傷,及時正確的處理肋骨骨折。
2.針對病因積極治療。
3.在治療時,應對胸膜腔積進行估計,當估計胸腔內積血少于200ml時,應早期進行胸腔,穿刺盡量抽凈積血,促使肺膨脹,改善呼吸功能。
對于500ml的血胸,應早期安置胸腔閉式引流,可以盡快排出積血和積氣。使肺及時復張,也是預防胸內感染的有力措施,同時有監測漏氣及活動出血的作用,使病人重點處于安全境地。尚可考慮自體血回輸。
4.抗生素治療,預防感染。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7006167號-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