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病又稱為包蟲病。包蟲病是人感染棘球絳蟲的幼蟲(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蟲病。本病的臨床表現視包蟲囊部位、大小和有無并發癥而不同。長期以來,包蟲病被認為是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稱之為動物源性疾病。
目錄
1.發病原因
2.癥狀表現
3.臨床檢查
4.診斷方法
5.并發癥
6.治療方法
7.預防預后
【發病原因】
本病是—種嚴重的人畜共患的疾病,我國包蟲病高發流行區主要集中在高山草甸地區及氣候寒冷、干旱少雨的牧區及半農半牧區,以新疆、青海、甘肅、寧夏、西藏、內蒙古、陜西、河北、山西和四川北部等地較為嚴重。
家犬和狐貍等野生動物是主要傳染源。犬因食入病畜內臟而感染。病犬排出的蟲卵,污染牧場、水源等自然環境及羊毛等畜產品。人由于與家犬接觸,或食入被蟲卵污染的水、蔬菜或其他食物而感染。
【癥狀表現】
包蟲病可在人體內數年至數十年不等。臨床表現視其寄生部位、囊腫大小以及有無并發癥而異。因寄生蟲的蟲種不同,臨床上可表現為囊型包蟲病(單房型包蟲病)、泡型包蟲病(多房型包蟲病)、混合型包蟲病。
1.肝包蟲病
囊肝包炎極度腫大時右上腹出現包塊,患者有飽脹牽涉感并可有壓迫癥狀。囊腫大多位于右葉,且多位于表面,位于左葉者僅占1/4。囊腫位于右葉中心部時肝臟呈彌漫性腫大,向上發展壓迫胸腔可引起反應性胸腔積液、肺不張等;向下向前發展則向腹腔膨出。
大多數患者體檢時發現肝臟極度腫大,局部有表面平滑囊腫感。少數病例叩擊囊腫后可聽到震顫。
2.肺包蟲病
常有干咳、咯血等癥狀。約有2/3患者病變位于右肺,且以下葉居多。囊腫破入胸腔時可發生嚴重液氣胸。約半數患者的囊腫破入支氣管,隨著囊液咳出而自愈,偶可因囊液大量溢出而引起窒息。
3.腦包蟲病
發病率低(1%~2%),多見于兒童,以頂葉最常見,臨床表現為癲癇發作與顱內壓增高癥狀。包囊多為單個,多數位于皮層下,病變廣泛者,可累及側腦室,并可壓迫、侵蝕顱骨,出現顱骨隆凸。
4.骨骼包蟲病
國內報告遠低于國外,僅占0.2%左右。以骨盆和脊椎發生率最高,其次可以四肢長骨、顱骨、肩胛骨、肋骨等。細粒棘球蚴侵入長骨后,感染通常從骨端開始,疏松海綿骨首先受侵。由于骨皮質堅硬、骨髓腔狹小呈管狀,限制包蟲的發展,故病程進展緩慢,晚期可能出現病理性骨折、骨髓炎或肢體功能障礙。
5.其他
心包、腎、脾、肌肉、胰腺等包蟲病均比較少見,其癥狀似良性腫瘤。人感染包蟲病后,常因少量抗原的吸收而致敏,如囊腫穿破或手術時,囊液溢出可致皮疹、發熱、氣急、腹痛、腹瀉、昏厥、譫妄、昏迷等過敏反應,重者可死于過敏性休克。
【臨床檢查】
1.血清試驗
以間接血凝試驗和酶聯吸附最為常用,陽性率約90%左右,亦可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反應。肺囊型包蟲病血清免疫學試驗陽性率低于肝囊型包蟲病。補體結合試驗陽性率為80%,約5%呈假陽性反應(本病與吸蟲病和囊蟲病之間有交叉免疫現象)。其他尚有乳膠凝集、免疫熒光試驗,可視具體情況選用。
2.血象
嗜酸粒細胞增多見于半數病例,一般不超過10%,偶可達70%。
3.影像診斷
胸片有助于肺包蟲病的定位。肝包蟲病者在肝CT上顯示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低密度影,囊腫內或囊壁可出現鈣化,低密度影邊緣部分顯示大小不等的車輪狀圓形囊腫影,提示囊內存在著多個子囊。B型超聲檢查有助于手術前包蟲囊腫的定位以及手術后的動態觀察。
4.皮內試驗
陽性者局部出現紅色丘疹,可有偽足(即刻反應),2小時后始消退,約12~24小時可出現紅腫和硬結(延遲反應)。當患者血液內有足量抗體存在時,延遲反應常不出現。有少數患者即刻反應和延遲反應均呈陽性。
在穿刺、手術或感染后即刻反應仍為陽性,但延遲反應被抑制。皮內試驗陽性率在80%~90%之間,但可出現假陽性。
【診斷方法】
1.流行病學資料
本病見于畜牧區,患者大多與狗、羊等有密切接觸史。
2.臨床征象
上述患者如有緩起的腹部無痛性包塊(堅韌、光滑、囊樣)或咳嗽、咯血等癥狀應懷疑為本病,并進一步做X線、超聲檢查、CT和放射核素等檢查以明確診斷。
3.實驗室檢查
皮內試驗的靈敏性強而特異性差。血清學檢查中免疫電泳、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和特異性。本病應與肝臟非寄生蟲性良性囊腫、肝膿腫、腸系膜囊腫、巨型腎積水、肺膿腫、肺結核球、腦瘤、骨腫瘤等鑒別,根據各種疾病自身的特點一般不難做出診斷。
【并發癥】
1、囊腫破裂:
有1/3~1/2的肺棘球蚴病患者發生囊腫破裂,多有外力震蕩、劇烈運動、劇烈咳嗽、摔倒或屏氣等誘因。較大囊腫突然破裂可引起緊急情況,如大量膿液和囊膜驟然進入氣管、支氣管,可引起嚴重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破入心包、大血管時,常引起猝死。
2、囊腫感染:
可引起類似肺膿腫的癥狀,如高熱、胸痛、咳嗽、膿痰、白細胞增高、血沉加快等。呼吸道的繼發感染和劇烈的咳嗽,常是囊腫破裂的誘因。感染嚴重者蟲體可死亡。
3、囊腫播散:
囊腫破裂后,使其子囊、囊砂等進入附近組織或血流內,可在其他組織、器官內形成繼發性棘球蚴囊腫,引起相應臨床表現。其中血源性播散型經過一段時間在肺內發育為多發性囊腫,在X線上與轉移瘤很相似。
經支氣管肺內播散型,1~3年后形成繼發性囊腫,其特點為囊腫數量多而密集,多呈肺葉或肺段分布,以下葉為多。直接蔓延型由原位包囊穿入鄰近肺內、胸膜腔內,形成新的包囊。
【治療方法】
一.手術治療
手術方法有下列三種:
1.內囊摘除術
適用于無并發癥的肺棘球蚴囊腫。開胸顯露囊腫后,用紗布墊遮蓋囊腫周圍之肺組織和胸膜腔。避免囊液外溢進入周圍組織。用穿刺針抽出部分囊液后,注入少量10%氯化鈉溶液以殺滅頭節,15分鐘后切開外囊。
將內囊完整全部取出、也可以不穿刺囊腫,小心地切開外囊,在沿外囊與內囊間隙擴大分離面,此時于氣管內加壓吹氣使肺膨脹,內囊即可完整逸出:然后剝離切除外囊壁,用細絲線縫合囊壁的細小支氣管開口。
2.囊腫摘除術適用于較小的無并發癥位于:肺組織深部的肺棘球蚴囊腫囊與內囊一并摘除,然后縫合肺組織創面。
3.肺葉或肺段切除術適用于并發感染,造成周圍肺組織病變的病例。
疾病預防在棘球蚴病癱行區進行宣傳教育注意飲食衛生、飯前洗手和保護水源,調查掌握病變流行情況,對牧犬投驅蟲藥,加強對屠宰場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發病率。
二.藥物治療
苯并咪唑類化合物是近年來國內外重點研究的抗包蟲藥物,阿苯達唑和甲苯咪唑均為抗包蟲的首選藥物,阿苯達唑吸收較好,在治療囊型包蟲病時,30天為1個療程,可視病情連續數個療程,其療程優于甲苯咪唑,尤以肺包蟲病為佳。
對于泡型包蟲病,國內有人建議長期應用較大劑量的阿苯達唑治療,療程17~66個月(平均為36個月)不等,但治療過程中宜隨訪肝、腎功能與骨髓。孕婦忌用。
【預防措施】
在棘球蚴病癱行區進行宣傳教育注意飲食衛生、飯前洗手和保護水源,調查掌握病變流行情況,對牧犬投驅蟲藥,加強對屠宰場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發病率。
1、消滅傳染源對流行區的犬進行普查普治,廣泛宣傳養狗的危害性,以吡喹酮驅除犬的細粒棘球絳蟲。
2、加強群眾的健康知識的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防護。避免與犬的密切接觸。
3、加強屠宰場的管理病畜的內臟要深埋,防止被犬吃食后感染本蟲。避免犬糞中蟲卵污染水源。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7006167號-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