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魚又名鳊,是中國主要淡水養殖魚類之一,鳊魚是進補的好水產食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鳊魚具有預防貧血癥、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的營養作用,其蛋白質含量為豬肉的兩倍,既然鳊魚有這么多的營養功效,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紅燒鳊魚的制作方法!
【原料】鳊魚1條(約重500克),春筍片25克,水發香菇10克,料酒25克,醬油25克,精鹽2克,白糖3克,蔥2克,姜片6克,熟豬油50克.
【制法】1.將鳊魚刮鱗,去鰓,去內臟,洗凈。揩干水份,用刀在魚的兩側肉厚處剖幾條刀紋,以便成熟入味,魚體上抹上少許醬油待用。2.二炒鍋上火燒熱,用油滑鍋后,放入熟豬油40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編魚,兩面煎至金黃色,放入蔥、姜、春筍片;冬菇,加入料酒、醬油、精鹽、白糖,加入清水淹沒魚體,加鍋蓋燒至六成熟,改用小火燒約5分鐘,再上旺火,晃動炒鍋,再加入熟豬油10克,待湯稠濃,起鍋裝盤即成。
【特點】此菜色澤紅亮,魚肉鮮嫩,鹵汁稠濃。
【營養價值與藥用價值】
營養價值:鳊魚肉質嫩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每一百克含蛋白質21.0毫克,脂肪6.9~8.0克,熱量92千卡,鈣120毫克,磷165毫克,鐵1.1毫克。鳊魚中所含有的蛋白質不僅含量豐富,而且質優,有利于人體的吸收與消化,是人體補充蛋白質最佳的來源之一。此外,鳊魚中還含有大量的磷和煙酸,以及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這些成分對補腦、軟化血管、保護心臟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
藥用價值:鳊魚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可以預防貧血癥、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同時,它還具有養陰補虛的作用,用于肺腎陰虛,適宜久病體虛、虛勞患者、貧血、體虛、營養不良、不思飲食人群的補益。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