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寒露已經到來,我國東北、西北一些地區已迎來了冬季。古人將此時分為三候,南飛的鴻雁、海邊的蛤蜊、盛開的黃菊,是這個季節典型的物候。那么寒露該如何養生呢?具體隨中醫中藥網小編一起來看!
白露三候
1、鴻鴈來賓
白露節氣開始,鴻雁南飛,此時應為最后一批,古人稱后至者為"賓"。
2、雀入大水為蛤
鳥雀入大海化為蛤蜊,飛物化為潛物,古人對感知寒風嚴肅的一種說法。
3、菊有黃華
華是花,草木皆因陽氣開花,獨有菊花因陰氣而開花,其色正應晚秋土旺之時。
防秋燥
1、秋燥分上下
寒露時氣,人體呼吸道和腸道容易被秋燥侵擾,兒童更易“上燥”,老人更易“下燥”。
“上燥”的表現有咳嗽、流鼻血、喉嚨干啞等。
“下燥”則表現為便秘、痔瘡、大便出血等。
2、上燥、下燥,應對不同
應對“上燥”要多喝水,也可用蘆根、霜桑葉等煮水喝,房間還可裝個加濕器,增加濕度。
應對“下燥”,應少吃煎炸、熱性食物,可多吃些槐花、蜂蜜、香蕉等通便潤腸之品。
寒露風物
1、芝麻
芝麻,《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等醫藥學專著內都享有很高的評價;
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臟、助消化、化積滯、降血壓、順氣和中、平喘止咳,可治神經衰弱,抗衰老。
2、蓮藕
蓮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與人體內的膽酸鹽、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
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開胃健脾,有益于胃納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復健康。
3、栗子
栗子又名板栗,有“干果之王”的美稱,在國外被譽為“人參果”。原產我國,在古代被列為五果之一,常為貢品。
栗子自古就是藥食兩用的佳品。《名醫別錄》說:“栗子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忍饑。”
運動起居
1、寒露腳不露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后,氣溫逐漸降低,因此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
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以防“寒從足生”。
2、動作應緩
秋風來時要注意添加衣物,避之有時,以防感冒。
運動時動作應和緩,不可大汗淋漓,以免令機體抵抗力削弱。可選擇八段錦、五禽戲、六字訣、易筋經等傳統功法。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