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天氣特點不僅燥,而且秋天更是一個容易使人感傷的季節,養生首先要注重心情,而且對于人體健康飲食養生更關鍵,秋季養生如何飲食,中醫建議如下:
秋季養生建議
1、調理腸道健康
進入秋季,也就進入了腸胃疾病的高發期,一方面是氣候環境轉變所致,一方面是飲食習慣改變所致,所以入秋之后很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
每日清晨一杯水,可有效促進腸道內廢棄物排泄,所以可以將此作為日常調理的必修課。
2、少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還應當少吃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等。
也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另外,由于秋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
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于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3、對高油脂食物
對高油脂說不。肉類食物油炸之后,會增加脂肪含量,食用之后容易在體內囤積,導致身體發胖。
如果因為排泄系統因秋燥而功能減弱,肌膚則會變差。
因此在秋季,建議女人多飲用滋補靚湯,既可吸收營養又可降低油脂吸收。
秋季養生食物
1、蓮藕
秋季的藕脆嫩多汁,甜味濃郁,容易消化,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淀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
2、紅薯
紅薯又稱甘薯或者地瓜,富含淀粉。在秋季蔬菜中,每百克紅薯的糖分含量最高,達23.1克。
但其氨基酸、維生素A、B、C及纖維素的含量都高于大米與白面,它還富含人體必需的鐵、鈣等礦物質。
3、萵筍
萵筍肉質細嫩,生吃熱炒均相宜。常吃萵筍可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
萵筍中的鉀是鈉的27倍,有利于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4、鴨肉
秋天正是鴨子最為肥嫩的時節,營養豐富,富含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營養素,鴨性寒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
適宜于滋陰養津以防秋燥,鴨肉適合身體虛弱、患病初愈、時常上火的寶寶,可以說鴨是金秋葷食中的第一滋補佳品。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