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類藥膳適用干血虛病證。血虛不足主要表現為而色 萎黃、唇爪色淡、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舌淡、脈細,以及 婦女月經不調等。
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補血應以心肝 脾為主。心血不足,心神失養,則心悸失眠;血不上榮,則 頭暈眼花,舌皆不華而色淡;心血虛,則血脈不充. 而見脈細無力。肝主藏血,肝血不足,血海空虛則婦女經少 經閉,月經不調。根據“虛則補其母”的原則,肝為心之母. 故補心多兼補肝;腎為肝之母,故補肝多兼補腎;脾為氣血 生化之源,脾主統血,脾臟功能低下而引起的血虛,應當益 脾以資氣血生化之源。故補血法在人體主要側重于心肝脾腎 的調理攝養。
根據“氣血同源”“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的理論.本類藥方配有活血化痕、補氣、理氣作用的藥食, 以加強療效。常用的補血藥食有當歸、地黃、首烏、阿膠、 龍眼肉、各種動物肉及肝臟等。藥膳方如當歸生姜單肉湯、墨魚當歸湯、阿膠羊肝等。
藥膳一: 當歸生姜單肉湯
【配方原料】當歸20克,生姜12克,羊肉500克,胡椒 粉2克,花椒粉2克,食鹽適量。
【制作方法】羊肉去骨,剔去筋膜,人沸水鍋內掉去血 水,撈出晾涼,切成5厘米長、2厘米寬、1厘米厚的條;砂 鍋內加適量清水,下人羊肉,放當歸、生姜,武火燒沸.去 浮沫,文火燉I個半小時,至羊肉熟爛,加胡椒粉、花椒粉、 食鹽調味即成。每周2-3次,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養血補虛,通經止痛.溫陽散寒。適用于年 老體弱.產后氣血不足.頭暈目眩.面色萎黃及血虛寒凝所 致的脫腹冷痛,寒汕腹痛,產后腹痛.虛勞不足以及形寒畏 冷等癥。
【藥膳點評】本方為血虛寒凝的常用藥膳方。
藥膳二:墨魚當歸湯
【配方原料】干墨魚100克,當歸30克.調料適量。
【制作方法】墨魚開水發軟,洗凈,切塊,與當歸同煮至 墨魚熟透,去當歸,加豬油、食鹽、姜片調味,佐長食用。
【功效主治】補血調經。適用于血虛經閉,或月經且少等 癥。
【藥膳點評】本臘是補血調經的常用藥膳方。
藥膳三: 阿膠羊肝
【配方原料】阿膠15克。鮮羊肝500克,水發銀耳3克, 青椒片3克,白獄5克,胡椒粉3克.紹灑10克,醬油3 克,鹽2克,味梢5克,香油5克,淀粉10克,蒜末3 克,姜3克.蔥5克。
【制作方法】將阿膠放于碗內,加人白搪和適量清水,上 屜蒸化。羊肝切薄片,放人碗內,加人干淀粉攪拌均勻備用。 另用一小碗,加人梢鹽、醬油、味梢、胡椒粉、淀粉勾兌成 汁。炒鍋內放人500克油,燒五成熱時,將肝片下人油中, 滑開滑透,倒人翻勺內瀝去油。炒鍋內留少許底油,放人姜 蔥炸鍋.加人青椒、銀耳,烹人紹酒,倒人滑好的肝片、阿 膠汁,翻炒幾下,再把兌好的芡汁潑人鍋內,翻炒均勻,加 香油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補血養肝。適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 黃、頭暈耳鳴、日暗昏花、兩眼干澀、雀目夜盲等癥。
【藥膳點評】本膳為肝血不足的常用藥膳方。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